[发明专利]复合吸能层、夹层结构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4028.9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3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项新梅;崔文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15/20 | 分类号: | B32B15/20;B32B15/088;B32B27/34;B32B3/12;B32B7/12;B32B37/12;B29C64/386;B33Y50/00;B60R19/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刘慧丽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吸能层 夹层 结构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合吸能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多层吸能芯层;
各所述吸能芯层均包括多个隔离布置的吸能腔体,位于各所述吸能芯层中部的多个所述吸能腔体均密封布置,位于各所述吸能芯层边缘的多个所述吸能腔体均具有开口;
设各所述吸能腔体的上部的夹角为第一二面角,多层所述吸能芯层的第一二面角由上至下依次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吸能层,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吸能腔体均为卧式四棱柱状;
所述卧式四棱柱状吸能腔体的四个侧面依次为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位于上部,所述第三面板和所述第四面板位于下部,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的夹角为所述第一二面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吸能层,其特征在于,设位于中部的吸能腔体为第一吸能腔体,与所述第一吸能腔体相邻且位于所述第一吸能腔体左上方的吸能腔体为第二吸能腔体,与所述第一吸能腔体相邻且位于所述第一吸能腔体右上方的吸能腔体为第三吸能腔体,与所述第一吸能腔体相邻且位于所述第一吸能腔体右下方的吸能腔体为第四吸能腔体,与所述第一吸能腔体相邻且位于所述第一吸能腔体左下方的吸能腔体为第五吸能腔体;
所述第一吸能腔体的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吸能腔体的第三面板重合设置,所述第一吸能腔体的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三吸能腔体的第四面板重合设置,所述第一吸能腔体的第三面板与所述第四吸能腔体的第一面板重合设置,所述第一吸能腔体的第四面板与所述第五吸能腔体的第二面板重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吸能层,其特征在于,设最下层的吸能芯层的相邻吸能腔体分别为左吸能腔体和右吸能腔体,所述左吸能腔体的第三面板与所述右吸能腔体的第四面板之间的夹角为第二二面角,所述第二二面角小于所述最后一层吸能芯层的第一二面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吸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芯层为三层,所述第一吸能芯层的的二面角小于等于97°且大于等于93°,所述第二吸能芯层的二面角小于等于84°且大于等于80°,所述第三吸能芯层的二面角小于等于72°且大于等于68°,所述第二二面角小于等于60°且大于等于5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吸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能芯层的第一二面角为95°,所述第二吸能芯层的第一二面角为82°,所述第三吸能芯层的第一二面角为70°,所述第二二面角为58°。
7.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吸能层的夹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吸能层的上部粘贴固定有上板,所述吸能复合层的下部粘贴固定有下板。
8.一种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层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所述复合吸能层的三维数字模型;
S1,根据所述复合吸能层的三维数字模型,3D打印出复合吸能层的实体;
S2,在所述复合吸能层的上部粘贴上板200,在所述复合吸能层的下部粘贴下板3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层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均为铝合金板;
所述复合吸能层的原材料为尼龙粉末颗粒,3D打印时的结晶温度为146℃、芯层密度为1010kg/m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层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之后对所述夹层结构进行抗冲击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40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袋生产装置上的成型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拍背式护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