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装工程施工过程安全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4317.9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7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郑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F16M11/08;F16M11/18;F16M13/02;H02K7/10;B08B1/02;H04N5/225;H04N5/232;G08B21/24;G08B3/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353 | 代理人: | 张晓红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施工 过程 安全 监控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家装工程施工过程安全监控装置,包括固定支架,以及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监控主体,所述监控主体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调控监控主体监控方位的转向装置,所述固定支架朝向监控主体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在监控主体转动过程中对监控主体进行擦拭的拭尘装置,用户可通过远程操控由转向装置带动监控主体在固定支架上转动,进而调整监控方位,以便于更好地观察施工情况,由定位组件对拭尘装置进行定位,使得在监控主体转动的过程中拭尘装置保持在固定位置,从而由拭尘装置对保护罩的外表面进行清理、擦拭,以便保持监控画面的清晰度,本装置功能多样,使用方便,保障家装工程的安全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监控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装工程施工过程安全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家装工程包括水气水电、室内装饰等。随着当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实装修时,由于用户不在施工场地,为了方便用户对室内环境装修的过程的实时监控,进而在施工环境中常常设置监控装置对施工过程进行监视。
现有的监控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市面上监控装置的监控方位有限,在在监控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下易产生大量灰尘,进而影响监控视线,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扬尘及噪音量较大,超出施工标准,影响邻里和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装工程施工过程安全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监控方位有限、灰尘多影响视线及噪音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装工程施工过程安全监控装置,包括固定支架,以及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监控主体,所述监控主体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调控监控主体监控方位的转向装置,所述固定支架朝向监控主体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在监控主体转动过程中对监控主体进行擦拭的拭尘装置;
所述监控主体包括保护罩与外壳体,所述保护罩为透明材质固定安装在外壳体的下端,所述外壳体内部中空形成采集空腔,所述外壳体表面设有使采集空腔与施工环境空气连通的通气格栅,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中固定设置有集成电路板,所述集成电路板的一侧上表面设置有用于监控施工环境中扬尘情况的灰尘采集组件,所述集成电路板的另一侧上表面设置有用于监控施工环境中噪音大小的噪音采集组件,所述集成电路板一侧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用户远程监视施工进度的监控摄像头,所述集成电路板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用于配合拭尘装置对保护罩进行擦拭的定位组件。
优选的,所述拭尘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与保护罩弧度相适配的刮尘片,所述刮尘片的内弧面上设置有可拆卸的软棉垫。
优选的,所述转向装置包括第二电机与皮带,所述外壳体的上端同轴固定有旋转轴杆,所述旋转轴杆通过轴承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轴杆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灰尘采集组件包括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与两个对称设置的遮光板,两个所述遮光板均呈半圆环状结构,所述红外发射器固定安装在左侧遮光板的内弧面上,所述红外接收器对称固定安装在右侧遮光板的内弧面上。
优选的,所述噪音采集组件包括声呐采集器,所述声呐采集器外壳采用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监控摄像头可通过网络信息传输与移动终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夹座,所述固定夹座上固定设置有双向电磁铁,所述双向电磁铁中滑动连接有活动销,所述保护罩、刮尘片上开设有用于活动销穿过的通孔,所述保护罩上的通孔处设置有套设在活动销外部的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集成电路板的一侧下表面设置有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池,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充电插口,所述集成电路板的下表面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多个电路的控制器,所述集成电路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的蜂鸣器,所述蜂鸣器可根据不同信号发出不同便于区分的警报声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43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