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航运用船底清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4423.7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2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宣佑;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59/06 | 分类号: | B63B59/06;B02C18/12;B02C18/24;B08B15/04;B01D46/10;B01D46/02 |
代理公司: | 六安华晟智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3 | 代理人: | 吴玉芳 |
地址: | 437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航运 船底 清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航运用船底清洁装置,包括握柄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于握柄的顶端,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开设有元件槽,且元件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抽气泵,所述支撑柱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本发明在使用时,电动机驱动刀具和叶轮同步转动,刀具击碎刮除船舶底部的附作物,叶轮则通过高速转动来向下吹动气流,含有浮尘的空气向壳体的内部流动,阻止浮尘在工作环境中进一步扩散,抽气泵通过抽气管和排气管将浮尘从壳体转移至握柄中,由握柄底部的滤布袋对浮尘完成收集,防止壳体内部淤堵,并且便于收集物的集中清理,有效去除船舶清理过程中产生的浮尘,保障工作人员的呼吸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航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航运用船底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船舶常年航行之后,吃水线以下的船体外壳会形成垢层,由藻类、贝类等附着物构成,紧密而且坚硬;另一方面,船舶经过长时间航运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面积锈蚀。
大修时,需要将船体的涂层、结垢、旧的油漆以及铁锈去除,然后再刷上新的油漆,以保证船舶的正常航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使用电机来驱动刀具,高速旋转的刀具击碎并刮除船底的污垢,污垢被击碎后会产生大量浮尘,不利于工作人员呼吸系统的健康,亟需设计一种船舶航运用船底清洁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船舶航运用船底清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航运用船底清洁装置,包括握柄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于握柄的顶端,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开设有元件槽,且元件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抽气泵,所述支撑柱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电动机,且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凸台,且凸台顶部的两侧固定有对称分布的刮齿,所述传动杆中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叶轮,且电动机顶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且凸台和叶轮均位于壳体的内部,所述抽气泵的抽气端设置有抽气管,且抽气管的顶端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握柄的内部设置为中通的空腔,且握柄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套接有滤布袋,所述抽气泵的排气端设置有排气管,且排气管的一端连通于握柄内部的空腔。
优选地,所述凸台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顶柱,且顶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卡块顶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卡槽,卡槽中部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滚珠,卡块顶面的高度高于刮齿顶端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壳体中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网,且滤网设置为环状,滤网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套环,凸台插接于套环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底板与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撑杆。
优选地,所述元件槽的一侧开设有卡口,且卡口的内部嵌接有盖板,盖板通过螺栓与支撑柱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开设有出料腔,且握柄的顶端通过外螺纹固定连接于出料腔的底部,排气管的底端延伸至出料腔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握柄底部的内壁卡接有转接管,且滤布袋套接于转接管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且连接件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把手,把手的一端套接有护套,连接件与把手相靠近的一端套接有同一个橡胶套,且连接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把手靠近连接件一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两个固定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44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