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电厂用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捕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4467.X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5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汪水兵;张红;洪星园;吴蕾;朱森;钱靖;杨鹏;秦志勇;卫尤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62 | 分类号: | B01D53/62;B01D53/78;B01D53/96;B01F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甘春燕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厂 烟气 二氧化碳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发电厂用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塔(1),所述反应塔(1)底部一侧设置有烟气进口(2),顶部设置有二氧化碳捕集口(3),底部设置有反应剂循环管(4),且反应剂循环管(4)一端设置有热交换器(5),所述热交换器(5)分别连接有再生塔(6)、反应剂槽(7)和废液回收槽(8),所述反应剂槽(7)一侧与反应塔(1)之间设置有反应剂进口管(9),且反应剂进口管(9)两端之间设置有增压泵(10)和冷却器(11);
所述再生塔(6)顶部设置有回流冷凝器(12),且之间设置有冷凝机(13),所述回流冷凝器(12)顶部设置有二氧化碳出口(14),顶部采用回流泵与再生塔(6)连接,所述再生塔(6)底部设置有再沸炉(15),且再沸炉(15)另一端与再生塔(6)相连接,所述废液回收槽(8)一端设置有废液出口(16),另一端与再生塔(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厂用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塔(1)和再生塔(6)内顶部均设置有雾化装置,内底部均设置有搅拌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电厂用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箱(17),所述雾化箱(17)顶部与底部均为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雾化孔(18),所述雾化箱(17)一侧与反应剂进口管(9)相连接,且雾化箱(17)中心底部设置有旁通装置,雾化箱(17)顶部设置有除雾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电厂用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装置包括旁通座(19),所述旁通座(19)与雾化箱(17)内部之间开设有旁通孔(20),所述旁通孔(20)顶部一端设置有滤板(21),底部设置有密封塞(22),所述密封塞(22)与滤板(21)贯穿连接有T形杆(23),所述T形杆(23)表面套接有弹簧(24),所述旁通座(19)底部设置有雾化罩(25),所述雾化罩(25)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雾化孔(26),所述雾化箱(17)顶部位于旁通座(19)顶部设置有密封罩(27),所述密封罩(27)一侧与循环管之间连接有旁通管(28),所述密封罩(27)顶部设置有第一叶轮(2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电厂用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装置包括除雾罩(30),所述除雾罩(30)为弧形设置,且顶部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除雾罩(30)边部截面形状为V形设置,且设置有除液管(31),所述除液管(31)一端位于除雾箱底部设置,且两端之间设置有调节阀(32),所述除雾罩(30)位于通孔位置的底部设置有弧形挡板(33),且弧形挡板(33)与除雾罩(30)内部之间采用固定杆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电厂用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筒(34),且搅拌筒(34)内部为中空设置,表面为网状设置,所述搅拌筒(34)一端与反应塔(1)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外部连接有电机(3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电厂用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34)内部两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表面固定套接有若干个第二叶轮(3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厂用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塔(1)顶部一侧设置有二次反应管(37),所述二次反应管(37)一端与反应塔(1)处于雾化装置底部的一段相连接。
9.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发电厂用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当烟气进入反应塔(1)内部后,同时启动增压泵(10),将反应剂槽(7)内部的反应剂经过反应剂进口管(9)送入反应塔(1)内部,经过雾化装置进行雾化与烟气进行反应,将部分二氧化碳分离,并且将分离后的二氧化碳经过二氧化碳捕集口(3)进捕集;
S2:分解烟气的反应剂经过反应剂循环管(4)和换热器重新进入反应剂槽(7)内部进行循环使用,并且一部分进入再生塔(6)内部;
S3:进入再生塔(6)内部的反应剂经过雾化装置进行雾化,并且经过再生塔(6)将反应剂内部的残留的二氧化碳进行分离,并且分离后的二氧化碳经过冷凝机(13)冷凝后送入回流冷凝器(12)中,进行冷却捕集,并且冷凝后的液体重新送入再生塔(6)内部;
S4:并且经过再生塔(6)净化后的反应剂经过再沸炉(15)进行加热,提高反应效果,充分将反应剂中残留的二氧化碳清除捕集,然后将完全清理后的反应剂经过废液回收槽(8)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446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