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时延网络中基于多中继的资源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6094.X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2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王萍超;王俊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72/08 | 分类号: | H04W72/08;H04W72/04;H04W40/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孙建朋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时延 网络 基于 中继 资源 分配 方法 | ||
1.一种低时延网络中基于多中继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低时延场景中,进行短包传输,接收端错误概率为:
其中,γ表示信噪比,m为信道中传输的块长,即符号个数;D为传输的数据比特数;Q函数为C(γ)=log2(1+γ)代表香农容量;V(γ)=1-(1+γ)-2代表信道色散;
步骤2、建立低时延通信网络,所述低时延通信网络包括一个数据收集中心节点C,NA个数据源节点Ai和NB个中继节点Bj的低时延通信网络;其中NB≥NA;
每一个数据源节点Ai(i=1,2,...,NA)选择匹配的中继节点Bj(j=1,2,...,NB),在时延范围内同时向中心节点C发送数据;
每个中继节点Bj在传输过程中只能转发一个数据源节点Ai的信号;
步骤3、对每一个数据源节点Ai进行传输,数据源节点Ai将Dbits数据编码成mi,1个符号,传输给与其匹配的中继节点Bj;D代表传输的数据比特量大小,bits是单位;中继节点Bj接收来自数据源节点Ai的信号后,将解调后的Dbits数据编码成mi,2个符号,再向中心节点C转发,构成从数据源节点Ai到中继节点Bj再到中心节点C的传输链路,为了满足时延限制的要求,mi,1+mi,2≤M,其中M为总的传输符号个数;
步骤4、低时延网络中信道为准静态衰落信道,在整个传输过程中保持不变;数据源节点Ai和中继节点Bj之间的信噪比中继节点Bj和中心节点C之间的信噪比其中,表示Ai和Bj之间的信道衰落系数,表示Bj和C之间的信道衰落系数,表示Ai和Bj之间所有传输链路的平均接收信噪比,表示Bj和C之间所有传输链路的平均接收信噪比;
步骤5、得到每一个数据源节点Ai对应的从数据源节点Ai到中继节点Bj再到中心节点C的传输链路的错误概率为:
其中表示Ai和Bj之间的传输错误概率,表示Bj和C之间的传输错误概率;
步骤6、建立以最小化整个系统中所有传输链路的平均错误概率为优化目标,以mi,1,mi,2,为优化变量的数学模型,优化问题如下所示:
mi,1+mi,2≤M
其中εave表示整个系统中所有传输链路的平均错误概率;表示mi,1,mi,2为正整数;代表正整数集合;代表中继匹配状态,当表示Ai选择Bj作为中继来完成信号传输,否则表示每个中继最多只能转发一个数据源节点的信号,NB为中继节点个数;表示每个数据源选择且只选择一个中继转发信号,NA为数据源节点个数;
步骤7、利用矛盾论证明在步骤6的优化问题的所有最优解中,存在一个最优解满足mi,1+mi,2=M;
步骤8、基于步骤6和步骤7,优化问题改写为:
mi,1+mi,2=M
步骤9、步骤8中的优化问题为整数优化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基于交替迭代的联合优化算法,将优化问题分为中继匹配和块长分配两个子问题,交替迭代两个子问题,直到优化目标收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609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髋臼假体
- 下一篇:一种分析异常视频帧率及确定车速的LED标尺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