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可吸纳冗余释放的光缆接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7001.5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6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郝自飞;卢武;宋艳;黄慧;应斌杰;蓝文泽;管国盛;陈前;杨德明;张传甡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丽水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55 | 分类号: | G02B6/255;G02B6/4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吸纳 冗余 释放 光缆 接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可吸纳冗余释放的光缆接续装置,包括底座,打开和盖合所述底座的盖体,与所述底座相适配的熔接盘,双层硅胶垫;所述底座设有光纤进出口和容许光纤最大限度舒展的安装空间,所述光纤进出口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所述盖体与底座通过所述双层硅胶垫密封连接,所述光纤进出口处设有密封件,所述熔接盘设置在底座中,所述光纤绕设在熔接盘上。本方案中使用双层硅胶垫替代橡胶密封圈,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双层硅胶垫在户外自然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在三十年以上。同时,采用双层结构,更好的起到防渗水效果。同时将改变安装空间形状以提高光纤在装置内的可舒展度,避免分纤芯夹角过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光缆连接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可吸纳冗余释放的光缆接续装置。
背景技术
光缆接续装置是将两根或多根光缆连接在一起,并具有保护部件的接续部分,是光缆线路工程建设中必须采用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器材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光缆线路的质量和光缆线路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电力特种光缆一般都架设在高山和丘陵地带,装置全年都笼罩在雾气当中,在装置内外压差的作用下,水汽会不断地渗透至装置内。造成装置内积水并不断腐蚀热缩套管内的钢芯和裸露的光纤,尤其是水汽进入松套管后慢慢形成积水,在冬天结冰的情况下,可直接冻裂光纤;光纤在接续装置内冗余释放积累,光纤弯曲过大,易处于极度疲劳状态,降低使用寿命,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帽式光缆接头盒端盖”,其公告号CN206470444U,包括端盖本体,其连接帽式接头盒的盒体,且其上设有至少一个单缆进出端口和至少一个双缆进出端口,单缆进出端口可以收纳一根光缆进入到该帽式光缆接头盒内,双缆进出端口可以同时收纳二根光缆进入到该帽式光缆接头盒内。这样,可以容纳更多数量的光缆,实现高密度安装,而且双缆进出端口的设置可以方便实现掏缆操作。但是该方案存在接续装置内光纤冗余弯曲过大和进水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水、可吸纳冗余释放的光缆接续装置。光纤可在该装置中最大限度舒展,光纤冗余释放后分纤芯夹角大,同时有效防止水蒸气渗入装置内部,衰耗小,寿命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可吸纳冗余释放的光缆接续装置,包括底座,打开和盖合所述底座的盖体,与所述底座相适配的法兰盘,双层硅胶垫;所述底座设有光纤进出口和容许光纤最大限度舒展的安装空间,所述光纤进出口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所述盖体与底座通过所述双层硅胶垫密封连接,所述光纤进出口处设有密封件,所述法兰盘设置在底座中,所述光纤绕设在法兰盘上。本方案中使用双层硅胶垫替代橡胶密封圈,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双层硅胶垫在户外自然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在三十年以上。同时,采用双层结构,更好的起到防渗水效果。同时将改变安装空间形状以提高光纤在装置内的可舒展度,避免分纤芯夹角过小。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呈鼓形,所述安装空间为鼓形腔,所述法兰盘包括盘体、若干限位挡件以及若干组固定件,所述盘体呈宫灯形,所述盘体侧面设有对应光纤进出口的纤芯进出口,所述若干限位挡件间隔设置在盘体的顶部,所述若干组固定件间隔设置在盘体上,所述盘体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光纤的的纤芯穿过纤芯进出口后熔接并通过若干组固定件固定。长时间运行后,光纤可在鼓形底座中舒展,使其呈圆形状态,避免纤芯处于疲劳状态,同时鼓形外表可避免雨水滞留,有效减少水汽渗入的可能。
作为优选,还包括螺柱和防盗螺帽,所述螺柱固定连接至底座的中部,所述盖体和法兰盘分别在对应处设有安装孔,所述螺柱依次穿过法兰盘和盖体的安装孔并通过所述防盗螺帽将盖体固定,所述底座与盖体和壁厚均大于4mm。优选中底座和盖体壁厚大可避免变形,防止密封失效,通过一根中部的螺柱和配套防盗螺帽将底座和盖体固定,结构简单,减少连接件的使用,安装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丽水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丽水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70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