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光片、液晶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7247.2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9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谭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唐双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光 液晶显示 模组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涉及偏光片、液晶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偏光片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以及位于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层之间的融合层:第一基材层设有第一电极,第二基材层设有第二电极,融合层可被配置为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无脉冲信号时透光轴沿第一方向,还可被配置为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有脉冲信号时透光轴沿第二方向。液晶显示模组包括线偏光片、波片和偏光片,其中波片与线偏光片平行间隔设置,偏光片位于线偏光片与波片之间,用于提高液晶显示模组息屏状态下的屏幕反射率。通过上述方式,可改变偏光片的透光轴方向。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偏光片、液晶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电子设备譬如手机采用柔性液晶显示屏(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越来越普遍。目前的液晶显示屏通常采用线偏光片和波片相配合的方式,虽然能够改善环境光的反射,但却存在液晶显示屏的一体黑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偏光片、液晶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提供一种偏光片,包括:
第一基材层,设有第一电极;
第二基材层,与所述第一基材层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基材层设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可产生脉冲信号;以及
融合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与所述第二基材层之间;
其中,所述融合层可被配置为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无脉冲信号时透光轴沿第一方向,还可被配置为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有脉冲信号时透光轴沿第二方向。
本申请提供的偏光片,通过控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脉冲信号,以确定双稳态电控液晶分子的定向分布状态,进而引导二向色性染料分子定向排列方向,以控制二向色性染料分子的透光的方向,并可改变偏光片的透光轴方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液晶显示模组中外界环境光照射的光路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液晶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发出的自然光的光路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液晶显示模组中偏光片中双稳态电控液晶分子处于第一定向分布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的液晶显示模组中偏光片中双稳态电控液晶分子处于第二定向分布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图6所示的液晶显示模组中外界环境光照射的光路示意图;
图10是图6所示的液晶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发出的自然光的光路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混合偏光片的截面示意图;
图13是图11所示的液晶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发出的自然光的光路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72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