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轨复合式无人驾驶井下连续运输车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7290.9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5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鲍久圣;王陈;阴妍;葛世荣;鲍周洋;艾俊伟;王茂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D3/00 | 分类号: | B61D3/00;B61B3/02;B61B12/02;B61B12/06;B60F1/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先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55 | 代理人: | 陈俊杰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无人驾驶 井下 连续 运输车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轮-轨复合式无人驾驶井下连续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驾驶系统、“天轨-地轨-地面”自主转换系统和运输车车体;
运输车车体包括底盘(13)、载物平台(15)和胶轨复合轮(12),胶轨复合轮(12)设置在底盘(13)的两侧,载物平台(15)设置在底盘(13)的上表面;
无人驾驶系统包括多线激光雷达(5)、深度相机(7)、毫米波雷达(8)、摄像头(9)、UWB定位标签(10)、超声波传感器(11)、工控机(26)和整车控制器(27),无人驾驶系统安装在底盘(13)上且多线激光雷达(5)、深度相机(7)、毫米波雷达(8)、摄像头(9)、UWB定位标签(10)和超声波传感器(11)均与工控机(26)电连接;
“天轨-地轨-地面”自主转换系统包括液压立柱(4)和驱动制动装置(1),液压立柱(4)底端设置在底盘(13)上,液压立柱(4)顶端设有驱动制动装置(1);
驱动制动装置(1)包括驱动轮(101)、承载轮组(102)、红外传感器(103)、支承底座(104)、伺服电机(105)、驱动电机(106)、支撑板(107)、制动电机(108)和制动块(109);
支承底座(104)左右两侧边前后分别设有伺服电机(105),支承底座(104)左右两侧边分别铰接支撑板(107),伺服电机(105)输出端与支撑板(107)连接,支承底座(104)顶面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红外传感器(103),支撑板(107)的内侧面设有承载轮组(102),支撑板(107)的外侧面前后分别设有驱动电机(106)和制动电机(108),驱动电机(106)输出端与驱动轮(101)连接,制动电机(108)输出端与制动块(109)连接;
伺服电机(105)、驱动电机(106)、制动电机(108)分别通过伺服电机控制器(111)、驱动电机控制器(112)、制动电机控制器(113)与整车控制器(27)电连接,红外传感器(103)与工控机(26)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轨复合式无人驾驶井下连续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3)前后两端上面中间位置分别安装第一传感器箱(6)与第二传感器箱(14),多线激光雷达(5)分别安装在第一传感器箱(6)与第二传感器箱(14)上方;深度相机(7)分别安装在第一传感器箱(6)与第二传感器箱(14)前侧面中轴线上;毫米波雷达(8)安装在第一传感器箱(6)前侧面中轴线上;摄像头(9)分别安装在底盘(13)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上;UWB定位标签(10)安装在底盘(13)侧面中轴线上;超声波传感器(11)安装在底盘(13)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上,工控机(26)和整车控制器(27)设置在底盘(13)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轨复合式无人驾驶井下连续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立柱(4)为线控支柱,液压立柱(4)连接有电磁比例阀(21),电磁比例阀(21)通过电磁比例阀控制器(25)与整车控制器(27)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轨复合式无人驾驶井下连续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轨复合轮(12)为一体车轮,胶轮在外侧,轨道轮在内侧,且胶轮直径大于轨道轮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轨复合式无人驾驶井下连续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立柱(4)至少包括两个,液压立柱(4)纵向排列且底端设置在底盘(13)上,最前面的液压立柱(4)顶端设有驱动制动装置(1),其余液压立柱(4)顶端均设有承载装置(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72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