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7822.9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4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安鑫;滕帅;刘静江;阮勇;杨道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24;H01Q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林丽璀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与驱动结构,第一天线单元位于移动终端的固定位置,第二天线单元可被驱动结构驱动以至少一部分凸伸出移动终端的壳体。通过设置固定的第一天线单元和可被驱动凸伸出壳体的第二天线单元,可以实现固定天线的拓展,有效提升信号强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功能也不断完善,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在使用终端的过程中,尤其是上网、通话的过程中,天线信号的强度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在构思及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手机基本采用内置的固定天线,天线置于机身内部或者外观面,在全面屏手机大趋势下,天线净空区越来越小,天线性能提升的空间非常有限,且无法实现天线拓展,在信号差的地区给用户带来了不好的体验。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可以实现固定天线的拓展,有效提升信号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与驱动结构,所述第一天线单元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固定位置,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可被所述驱动结构驱动以至少一部分凸伸出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
可选地,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在收回状态下收容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内。
可选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件与传动组件,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进行升降。
可选地,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固定在一支架上,所述支架与所述传动组件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或刚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中设有导向轴,所述弹性缓冲件沿所述导向轴的轴向套设在所述导向轴外周,所述传动组件的力输出端和所述支架分别固定在所述弹性缓冲件的两端,所述弹性缓冲件与所述支架可在所述传动组件的带动下沿所述导向轴运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轴线与所述导向轴在升降方向上相互错开,所述支架横向连接所述第二天线单元与所述弹性缓冲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呈圆柱状。
可选地,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底部连接,所述壳体设有供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凸伸出所述壳体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为马达,和/或,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丝杆与螺母座,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螺母座沿轴向设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螺纹孔。
可选地,所述第二天线单元与电路主板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天线单元通过同轴线与电路主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天线单元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连接至同一射频电路,可选地,所述第一天线单元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通过切换开关连接至同一射频电路。
如上所述,本申请的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与驱动结构,第一天线单元位于移动终端的固定位置,第二天线单元可被驱动结构驱动以至少一部分凸伸出移动终端的壳体。通过设置固定的第一天线单元和可被驱动凸伸出壳体的第二天线单元,可以实现固定天线的拓展,有效提升信号强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78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充电的线圈模块
- 下一篇:芦荟胶自动化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