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烟烟油防滴漏灌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7873.1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3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邹军;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真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70 | 分类号: | A24F40/70;A24F40/40;A24F40/48;A24F4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勇;任志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玉塘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烟油 滴漏 灌装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烟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烟烟油防滴漏灌装机,其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连接有烟油导管,所述烟油导管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上连接有升降装置,喷头包括本体和喷油管,所述本体内开设有导油腔,所述喷油管安装在本体上与导油腔连通,并且导油腔与喷油管之间设置有用于断开或连通导油腔与喷油管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位于导油腔和喷油管连接处,所述喷油管上靠近于本体的一端连接有储油管,储油管连接有吸油装置,所述吸油装置在断开导油腔和喷油管时通过储油管吸油。本申请具有减少烟油从喷头内漏出的情况发生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烟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烟烟油防滴漏灌装机。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能够产生与卷烟一样的烟雾和味道,电子烟包括烟油瓶、加热元件和电池,电池与加热元件连接,烟油瓶内装有烟油,加热元件对烟油瓶内的烟油加热,使烟油雾化;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中烟油需要灌装到烟油瓶内。
授权公告号为CN207046826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电子烟油的灌装装置,包括灌装机外壳体和传动皮带,灌装机外壳体上方设置有储料箱,储料箱连接有烟油导管,烟油导管连接有定量分料器,定量分料器的下方设置有灌装喷头,灌装喷头的下方设置有工作台,在工作台上用于放置烟油瓶,由灌装喷头向烟油瓶内加入烟油。
但是上述结构中喷头喷出烟油后,喷头在烟油瓶之间移动时喷头内存放的烟油容易漏出。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烟油从喷头内漏出的情况发生,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烟烟油防滴漏灌装机。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烟烟油防滴漏灌装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烟烟油防滴漏灌装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连接有烟油导管,所述烟油导管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上连接有升降装置,喷头包括本体和喷油管,所述本体内开设有导油腔,所述喷油管安装在本体上与导油腔连通,并且导油腔与喷油管之间设置有用于断开或连通导油腔与喷油管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位于导油腔和喷油管连接处,所述喷油管上靠近于本体的一端连接有储油管,储油管连接有吸油装置,所述吸油装置在断开导油腔和喷油管时通过储油管吸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喷头在升降装置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并且喷油管插入到烟油瓶内,然后由控制阀连通导油腔和喷油管,导油腔通过烟油导管与储料箱连通,从而能够使储料箱内的烟油进入到喷油管内,完成注油,再通过升降装置提起喷油管后,吸油装置对喷油管位于控制阀下方的烟油进行抽吸,使储油管对喷油管内的烟油进行存放,从而能够减少烟油从喷油管内滴漏出。
优选的,所述控制阀包括阀芯和驱动件,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容纳腔,所述阀芯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驱动件带动阀芯在容纳腔内移动,并且阀芯在容纳腔内移动的终点位置处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连接容纳腔和导油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芯与驱动件连接,驱动件能够带动阀芯移动,阀芯在容纳腔内移动的终点位置处对连通孔进行封堵,从而能够使阀芯关闭容纳腔和导油腔,进而达到断开导油腔与喷油管。
优选的,所述吸油装置包括阀头和活塞,所述阀芯的内部开设有与活塞配合的腔体,所述阀头与活塞连接,活塞与腔体组成吸油腔,所述吸油腔与喷油管通过储油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头与活塞连接,活塞与阀芯内部的腔体配合,从而活塞在阀头的作用下能够带动活塞移动,进而使吸油腔的体积变化,完成对喷油管内的烟油抽吸。
优选的,所述活塞上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驱动活塞向减小吸油腔的体积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连接在活塞上,复位弹簧能够驱动活塞移动,进而吸油腔的体积恢复至较小的状态,方便活塞下次进行吸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真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真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78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