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重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新冠病毒突变序列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8385.2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5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帅;孔祥宾;汤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国药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51;C12R1/93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黄晶晶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重 荧光 定量 pcr 技术 病毒 突变 序列 检测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重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新冠病毒突变类型检测技术及其应用。本发明主要基于荧光定量PCR技术针对目前S基因重要突变类型,如序列位置23403,序列变化AG、序列位置23063,序列变化AT、序列位置22812‑22813,序列变化AGGA、序列位置23012,序列变化GA进行单管或多管多重检测。其试剂盒可以很好的鉴别目前流行的D614G、N501Y、K417N、E484K重要突变株且特异性好,对新冠病毒的突变监测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多重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新冠病毒核酸突变类型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自2019年12月起爆发的新型呼吸系统疾病,截止2021年1月中旬已在全球确诊超过九千万例,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经分离鉴定,确认其病原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将其命名为“SARS-CoV-2”。这是目前在人体中发现的第七种冠状病毒,之前主要有6种,其中229E,OC43,NL63,HKU1四种致病性较轻,可引起轻微呼吸道疾病,其余两种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可引起严重呼吸道疾病。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持续爆发以及RNA病毒更容易在复制过程中突变,新冠病毒突变位点不断出现,这对疫苗的预防效果和病毒监测都带来了一定的风险。目前多个新冠病毒突变株:谱系B.1.1.7(首先在英格兰发现)、B.1.351(首先在南非发现)和P1(首先在巴西发现)等,受到全球广泛关注。其中涉及S蛋白关键功能的D614G、N501Y、K417N、E484K关键突变尤为重要。针对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的病例,确认是否属于关键突变类型,对于病毒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多种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融汇了PCR的灵敏性、DNA杂交的特异性、同一管多重或多管快速检测的优点,是目前临床检验中认同程度很高的一种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临床检测。但目前已上市产品中绝大多数为普通新冠病毒检测产品,涉及新冠病毒新突变类型技术极少。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新冠病毒核酸突变基因类型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新冠病毒核酸S基因突变类型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以下引物和探针组中的任一种或几种,其中每组中的引物都包含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每个所述探针的两端分别标记有荧光报告基团/荧光淬灭基团:
a.用于检测S基因突变类型:序列位置23403,序列变化AG的引物和探针;其中正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反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中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b.用于检测S基因突变类型:序列位置23063,序列变化AT的引物和探针;其中正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反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其中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c.用于检测S基因突变类型:序列位置22812-22813,序列变化AGGA的引物和探针;其中正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反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0所示,其中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
d.用于检测S基因突变类型:序列位置23012,序列变化GA的引物和探针;其中正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反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其中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
上述S基因序列的突变最终导致S蛋白中以下改变:序列位置23403,序列变化AG使得D614G;序列位置23063,序列变化AT使得N501Y;序列位置22812-22813,序列变化AGGA使得K417N;序列位置23012,序列变化GA使得E484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国药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国药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83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