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智能眼镜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8574.X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6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兴;李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卫士康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C11/00 | 分类号: | G02C11/00;G02C7/08 |
代理公司: | 无锡经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4 | 代理人: | 吴仁芬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智能 眼镜 | ||
本发明涉及眼睛度数矫正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适应智能眼镜,包括镜架和镜片,所述镜架包括C形镜框和与所述镜框两端分别连接的镜腿;所述镜框内设置有主板控制模块、供电模块、瞳距调整模块、对应于左右眼睛的度数调整模块、激光测距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供电模块、所述通信模块、所述激光测距模块和所述度数调整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板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度数调整模块还与所述瞳距调整模块连接,所述镜片包括相互贴合的主镜片和副镜片,所述主镜片与所述副镜片分别与所述度数调整模块连接。本眼镜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同时具备瞳距调节、验光、反转拍的功能,能使眼睛得到最佳的调节与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睛度数矫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智能眼镜。
背景技术
当前,由于不良的用眼习惯,人群中近视眼群体每年都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学生群体,由于长时间的面对黑板或近距离地读书写字,导致眼镜不能得到很好的调节,进而造成近似眼。现阶段解决的主要手段是佩戴近视眼镜,近视镜可以使远物的离焦像平面变得更远些回到视网膜上成像。但是当人们戴着近视镜看近物时,近物的成像焦平面却落在了视网膜后面而产生了新的离焦,为了看清近物,大脑、视网膜自适应地对眼球进行调整,眼球被逐渐向后调长,眼球被调长后,随之而来的是再视远物时,图像再次落在视网膜的前面,再次不清晰,需要再次配镜,如此往复,不仅加速了眼镜度数的提高、眼睛视力的下降,同时还会使戴镜者增加患上视网膜脱落、青光眼和视网膜病等眼疾的危险。
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改进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智能眼镜,可根据患者自身的视力来进行眼镜佩戴时瞳距及眼睛度数的智能调节,通过激光测距模块自动识别患者看近或看远,并相应的调整镜片度数寻早最佳视力范围的,实现对眼睛晶状体的锻炼,长期佩戴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近视度数。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适应智能眼镜,包括镜架和镜片,所述镜架包括C形镜框和与所述镜框两端分别连接的镜腿;所述镜框内设置有主板控制模块、供电模块、瞳距调整模块、对应于左右眼睛的度数调整模块、激光测距模块和通信模块;
所述供电模块、所述通信模块、所述激光测距模块和所述度数调整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板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度数调整模块还与所述瞳距调整模块连接,所述镜片包括相互贴合的主镜片和副镜片,所述主镜片与所述副镜片分别与所述度数调整模块连接,并可在所述度数调整模块的驱动下做相对移动变换成不同的度数。
进一步的,所述镜框包括可相互扣合形成镜框密封腔体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一组相互对称的,可供所述镜片贯穿的镜片槽,所述镜片的顶部贯穿所述镜片槽后与安装于所述镜框密封腔体内的所述度数调整模块连接,所述度数调整模块可在所述镜框密封腔体内做水平向移动,并可通过所述瞳距调整模块对其移动后的位置进行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瞳距调整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镜框密封腔体顶部的T形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可与设置于所述度数调整模块顶部的滑块匹配;
还包括开设于所述上壳体内侧的一组相互对称的锁紧孔,锁紧螺丝可贯穿所述锁紧孔与所述度数调整模块抵触,达到位置锁紧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测距模块为激光测距仪,安装于所述支撑杆的T形部,对应的,在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可供激光贯穿的激光孔。
进一步的,所述度数调整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下方的一组相互对称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连接有所述滑块,所述固定架的底部与所述下壳体的内侧抵触,且所述固定架的两侧通过所述上壳体的内外侧壁夹持,并可沿所述侧壁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卫士康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卫士康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85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