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8606.6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3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华创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7/12 | 分类号: | B66B17/12 |
代理公司: | 安徽爱信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5 | 代理人: | 刘煜 |
地址: | 4015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框架 组装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电梯对重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装结构,包括框架结构、对重块侧面固定件和对重块顶面固定件,所述框架结构包括顶梁,所述顶梁两侧均设置有侧梁组件,所述侧梁组件底部设置有底梁,所述顶梁、所述侧梁组件和所述底梁之间均通过螺栓紧固,所述顶梁内部安装有绳轮,所述侧梁组件之间固定有中梁,所述中梁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顶梁和所述底梁之间,减少单块对应对重块的体积,方便工人搬运对重块,将对重块快速安装进入对重框架内,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搬运风险,增加了侧梁的承重力,以免发生危险侧梁变形的状况;同时利用对重块侧面固定件封住对重块安装口,加固中梁的同时,从侧面加固对重块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梯对重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对重是使轿厢的重量与有效荷载部分之间保持平衡的一种方法。对重,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及电动机功率的耗损。此外,在带钢绳传动轮的卷扬机上,对重可以保持轿厢与对重一侧的钢绳分支所需的应力比值,为了在钢绳与钢绳传动轮绳槽之间得到适当的摩擦力。
现有电梯对重框架中,侧梁的结构都是由一块平整的板材通过冲孔、折弯等工艺来生产,对于一些长度比较长的对重框架侧梁,尤其是高速梯型的对重框架侧梁,所需满足的加工长度都非常大,这种加长侧梁的对重框在安装对重块时,很难将对重块整齐安装进入框架底部,造成对重块的安装难度大。
现有一些对重框架侧梁结构,其通过在侧梁上开设方形孔来达到对重块的快速安装,但当对重框架侧梁的长度较长时,虽方便安装对重块,由于内部加设的对重块质量较重,侧梁所开设的缺口反而会降低侧梁的承重拉力,使侧梁在缺口处发生形变,产生危险状况。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装结构,具有可快速安装块,且不会降低对重框架侧梁承重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装结构,包括框架结构、对重块侧面固定件和对重块顶面固定件,所述框架结构包括顶梁,所述顶梁两侧均设置有侧梁组件,所述侧梁组件底部设置有底梁,所述顶梁、所述侧梁组件和所述底梁之间均通过螺栓紧固,所述顶梁内部安装有绳轮,所述侧梁组件之间固定有中梁,所述中梁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顶梁和所述底梁之间,所述中梁一侧开设有对重块安装口,所述对重块安装口顶部开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对重块安装口底端开设有第二螺栓孔,所述侧梁组件一侧开设有第三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和所述第三螺栓孔共线设置,所述对重块侧面固定件两端和拐角处均开设有第四螺栓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装结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梁截面呈工字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装结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梁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梁连接处设有连接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装结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螺栓紧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装结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对重块侧面固定件一端开设的第四螺栓孔和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通过螺栓紧固,所述对重块侧面固定件另一端开设的第四螺栓孔和所述第三螺栓孔通过螺栓紧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装结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对重块顶面固定件包括压板,所述压板四角处均设有夹板,所述夹板内部开设有第五螺栓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装结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梁两侧均开设有绳轮凹槽,所述绳轮中心处设有绳轮轴,所述绳轮轴安装于所述绳轮凹槽内部,所述绳轮凹槽外壁固定有U形固定片,所述U形固定片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U形固定片通过螺栓和所述固定孔固定于所述绳轮凹槽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华创电梯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华创电梯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86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