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矿井巷道喷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8998.6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2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郝宇;张立辉;赵利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D1/08 | 分类号: | C09D1/08;C09D5/08;C09D5/18;C09D7/61;C09D7/65;C09D175/08;C08G18/76;C08G18/66;C08G18/48;C08G18/34;C08G18/20;B05D7/24;B05D7/00;B05D1/36 |
代理公司: | 郑州旭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5 | 代理人: | 程文霞 |
地址: | 401326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矿井 巷道 喷涂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矿矿井巷道喷涂材料,涉及矿井用新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基层和表层两层,所述基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硅酸盐水泥25‑35份、粉煤灰25‑35份、黏土8‑12份、乳胶粉4‑8份、纤维增强材料10‑15份、苯丙乳液0.2‑0.3份、聚乙烯醇0.1‑0.2份、水玻璃1‑2份和水35‑42份,所述表层为聚氨酯层,支护性能优异,防腐蚀防泄漏,能进一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用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煤矿矿井巷道喷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矿矿井地层多为煤岩、泥岩、沙岩或黏土岩等,力学性能差,稳定性不好,容易风化,而且极易吸水潮解或膨胀,若不经处理容易导致巷道失稳破坏;而且一些巷道需要穿过煤层采空区,采空区中有大量的CH4、CO等有害气体,巷道通风容易导致采空区气体涌出,因此还需要治理巷道的漏风问题;另外巷道煤层含硫量较高,自燃倾向性高,因此大多数的矿井巷道都会进行壁面喷涂,主要的喷涂材料有混凝土材料和化学喷涂材料,混凝土材料主要成分是混凝土以及粉煤灰等,混凝土材料支护作用比较强,使用成本比较低,而且填充强度高,耐久性比较高,但是在巷道复杂环境中,混凝土内游离碱易析出表面易出现返碱腐蚀的情况,而且防水性能比较差,韧性不高,水分流失后容易出现裂缝,漏风风险比较大;化学喷涂材料常用的是高分子树脂材料,其堵风效果比较好,粘结性高,有一定的形变性,但是其使用成本比较高,防水性能差,涂层受壁面灰尘影响比较大。因此目前新型的巷道喷涂材料多为复合浆体材料,将其喷涂在巷道煤岩表面,固化后形成密闭层,起到防水、防腐蚀、防止瓦斯泄漏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煤矿矿井巷道喷涂材料,支护性能优异,防腐蚀防泄漏,能进一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矿井巷道喷涂材料,包括基层和表层两层,所述基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硅酸盐水泥25-35份、粉煤灰25-35份、黏土8-12份、乳胶粉4-8份、纤维增强材料10-15份、苯丙乳液0.2-0.3份、聚乙烯醇0.1-0.2份、水玻璃1-2份和水35-42份,所述表层为聚氨酯层。
进一步的,所述聚氨酯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醚多元醇10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7-18份、酚醛树脂3-6份、二甲基硅油8-10份、一缩二乙二醇1-2份、催化剂1-2份、三羟甲基丙烷1-1.5份、空心玻璃微珠10-15份、纤维增强材料8-12份、水玻璃5-8份和去离子水3-5份。
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和三乙烯二胺按重量比为2:1混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纤维增强材料是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将十水四硼酸钠和Zn(NO3)2·6H2O分别溶解在适量水中,搅拌同时将Zn(NO3)2·6H2O溶液逐滴滴入十水四硼酸钠溶液中,70-80℃搅拌1h,调节pH值为8.0,加入纤维材料,继续搅拌反应7-8h,过滤后水洗至中性,然后加入KH550的乙醇溶液,继续搅拌0.5-1h,烘干得产品;
所述十水四硼酸钠、Zn(NO3)2·6H2O、纤维材料、KH550重量比为1:3:5-8:0.5。
进一步的,纤维材料为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按重量比1:1混合而成。
一种煤矿矿井巷道喷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硅酸盐水泥、粉煤灰、黏土、乳胶粉混合均匀后,加入纤维增强材料、苯丙乳液、聚乙烯醇、水玻璃和水搅拌均匀,采用喷涂泵将其涂覆在巷道壁,形成基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89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