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触点智能多音电子汽车喇叭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9305.5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9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戴仁利;王中化;潘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结号机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9/13 | 分类号: | G10K9/13;G10K9/18;G10K9/20;G10K9/22;B60Q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1 | 代理人: | 伍兵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点 智能 多音 电子 汽车 喇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触点智能多音电子汽车喇叭,包括控制结构、电磁驱动结构、发声结构和声音放大结构,发声结构包括膜片组、上衔铁、下衔铁和塑料压盖,上衔铁与下衔铁相配合,下衔铁与电磁驱动结构螺纹连接,下衔铁包括设有紧固孔的固定板和设有若干卡接凸起的推进杆,固定板设置于下衔铁的下侧,且与电磁驱动结构卡接,推进杆则连接固定板和下衔铁,紧固孔设置于固定板的中心,且与卡接凸起过盈契合,通过改进电子汽车喇叭的结构,利用推进杆和固定板的配合,使得下衔铁在发声结构中的位置可以进行调节,进而能使得电子汽车喇叭的声音能进行变动,且无需振荡电路,仅需通电即可使得电子汽车喇叭生效,且结构简单,易于后期修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喇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触点智能多音电子汽车喇叭。
背景技术
汽车喇叭多采用触点式喇叭,触点式喇叭在长时间使用后,极易因触点生锈导致喇叭失效,现有技术中,无触点式电子喇叭多采用电子电路振荡的方式来进行,这种电子喇叭却存在着电路元器件较多,成本较高,且损坏后不易修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触点电子喇叭存在着成本较高,不利于后续使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触点智能多音电子汽车喇叭。
一种无触点智能多音电子汽车喇叭,包括控制结构、电磁驱动结构、发声结构和声音放大结构,所述控制结构与所述电磁驱动结构固定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电磁驱动结构的上侧,所述发声结构则与所述电磁驱动结构相配合,且设置于所述电磁驱动结构与所述控制结构的连接处,所述声音放大结构则设置于所述发声结构的上端,所述发声结构包括膜片组、上衔铁、下衔铁和塑料压盖,所述塑料压盖设置于所述膜片组的上侧,所述上衔铁设置于所述膜片组的中心处,且与所述下衔铁相配合,所述下衔铁与所述电磁驱动结构螺纹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电磁驱动结构的中心轴线上,所述下衔铁包括设有紧固孔的固定板和设有若干卡接凸起的推进杆,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下衔铁的下侧,且与所述电磁驱动结构卡接,所述推进杆则连接所述固定板和所述下衔铁,所述紧固孔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中心,且与所述卡接凸起过盈契合。
其中,所述上衔铁包括垫圈和配重,所述垫圈设置于所述膜片组的中心处,且贯穿所述膜片组,所述配重则通过所述垫圈与所述膜片组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膜片组包括塑料膜片和钢振片,所述塑料膜片与所述控制结构连接,所述钢振片则与所述电磁驱动结构连接,所述钢振片与所述塑料膜片则通过所述上衔铁连接。
其中,所述塑料压盖包括遮蔽罩和设有若干透音孔的压盖体,所述遮蔽罩设置于所述压盖体的下侧,且与所述遮蔽罩粘接,若干所述透音孔则均贯穿所述压盖体。
其中,所述电磁驱动结构包括线圈、连接杯和外壳体,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连接杯的内侧,且与所述下衔铁契合,所述连接杯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且与所述外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杯的上侧与所述钢振片连接,所述连接杯则设置于所述塑料压盖的下侧,且与所述塑料膜片连接。
其中,所述电磁驱动结构还具有卡接槽和衔铁槽,所述卡接槽与所述控制结构契合,且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上侧,所述衔铁槽则与所述下衔铁契合,且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下侧,并贯穿所述外壳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改进电子汽车喇叭的结构,利用推进杆和固定板的配合,使得下衔铁在发声结构中的位置可以进行调节,进而能使得电子汽车喇叭的声音能进行变动,且无需振荡电路,仅需通电即可使得电子汽车喇叭生效,且结构简单,易于后期修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无触点智能多音电子汽车喇叭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结号机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结号机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93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