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绦虫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期间降低肠胃不适比例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509736.1 申请日: 2017-12-27
公开(公告)号: CN113144066A 公开(公告)日: 2021-07-23
发明(设计)人: 李调英;陈兴旺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分类号: A61K36/889 分类号: A61K36/889;A61P33/10;A61P1/00;A61K33/06;A61K31/047
代理公司: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代理人: 戴嵩玮
地址: 610000 ***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绦虫 药物 组合 制备 治疗 期间 降低 肠胃 不适 比例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绦虫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期间降低肠胃不适比例的药物中的应用,涉及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应用中,驱绦虫的药物组合物包括A剂和B剂;所述A剂的原料为槟榔、去皮生南瓜子和水,所述B剂的原料为硫酸镁和水;所述A剂各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槟榔60‑100份;去皮生南瓜子40‑60份;水400‑650份;所述B剂各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硫酸镁20‑40份,水90‑110份。本发明所公开的驱绦虫的药物组合物,该驱绦虫的药物组合物的治愈率可以达到97.8%,并且具有服用方便,便于儿童治疗,服药次数少的优点,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胃肠不适的比例也明显下降。

本发明为申请日为2017.12.27,申请号为“201711440850.3”、发明名称为“一种驱绦虫的药物组合物”的中国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绦虫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期间降低肠胃不适比例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绦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体寄生虫病。在我国,绦虫病的病原至少有3种,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a)以及亚洲带绦虫(Taenia asiatica)。绦虫感染者是人畜囊虫病的唯一传染源,其中,脑囊虫病的疾病负担尤为巨大。因此,有效且安全的驱绦药是控制和消除脑囊虫病和保障猪牛肉食品安全的关键。

至今为止,国际、国内常用的驱绦药有吡喹酮、灭绦灵、阿苯达唑以及中药(南瓜子和槟榔)。

吡喹酮:对带绦虫病的治疗效果好,疗效高达90%,但是服药后排除的虫体不完整,多为节片状,且很难发现虫体头节,不利于快速评价疗效和虫种形态学鉴定。此外,伴有脑囊虫病感染的带绦虫病患者治疗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副反应,甚至致命。因为吡喹酮在肠道会被吸收,在杀死肠道绦虫时,可同时杀灭脑内囊虫,导致虫体蛋白大量释放进入脑组织,引起脑水肿,从而使病人出现头痛加剧、癫痫发作、甚至形成脑疝导致死亡。

灭绦灵:肠道不吸收,因此该药很安全。但是,疗效仅为40%左右,并且驱出的虫体呈节片状,淘虫时不易发现虫体头节。因此,灭绦灵不仅疗效差,且不利于快速评价药效和形态学虫种鉴定,并且在国内没有生产。

阿苯达唑:是治疗肠道线虫的首选药物。但是,阿苯达唑对绦虫病的治疗效果差,服药后仅能排除绦虫的链体部分,虫体的头颈节仍然留在人体肠道,2月~3月后残留的虫体再次发育完整,继续排出节片和虫卵。因此,用阿苯达唑驱绦,只能暂时缓解患者的排绦症状,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同时,在流行区使用阿苯达唑治疗绦虫病可能加重环境的污染,因为服药后排出的链体内含大量的虫卵。

南瓜子加槟榔煎剂的驱绦效果早在60年代末就有报道,并在民间广泛使用。在过去,南瓜子的服用方法为咀嚼,由原来带皮的改为去皮的,但是,要服完相应剂量的南瓜子耗时较长,且儿童治疗时难度加大,并且,南瓜子的用量在120g左右,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胃肠不适的比例很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驱绦虫的药物组合物,该驱绦虫的药物组合物的治愈率可以达到97.8%,并且具有服用方便,便于儿童治疗,服药次数少的优点,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胃肠不适的比例也明显下降。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绦虫的药物组合物,包括A剂和B剂;所述A剂的原料为槟榔、去皮生南瓜子和水,所述B剂的原料为硫酸镁和水;所述A剂各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槟榔60-100份;去皮生南瓜子40-60份;水400-650份;所述B剂各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硫酸镁20-40份,水90-110份。

进一步的,所述A剂各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槟榔70-90份;去皮生南瓜子45-55份;水450-600份;所述B剂各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硫酸镁25-35份,水95-105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97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