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可视化的三维地图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0220.9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6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F16/783;G06F16/787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孙晶伟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可视化 三维 地图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基于数据可视化的三维地图实现方法,涉及数据可视化设计技术领域;利用三维设计工具制作数据可视化三维地图:获取地图轮廓,确定所得地图图片的像素尺寸,设置地图的平面尺寸,并将平面的方向设置为‑Z方向,确定地图轮廓样条,并通过样条调节挤压地图中各个地图模型,选择挤压好的地图模型,生成相应的目标文件;利用视频剪辑设计工具对目标文件进行展示参数设置,选择目标文件对应的地图展示位置进行展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方法,涉及数据可视化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基于数据可视化的三维地图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数据可视化展示已是大数据呈现在大众面前最有效的方式。不论是从电商行业,服务行业还是金融行业等多个领域均体现出数据可视化展示带来的巨大价值,让大数据这个抽象的概念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示出来。
随着数据可视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可视化图表,模型映入眼帘,但大多数可视化大屏中应用到的地图还都已平面为主,通过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办件密度或标注等,此种展现方式代入感较差,而且在以深色背景为主的可视化大屏中,设置过多的颜色会使大屏重点缺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基于数据可视化的三维地图实现方法,可在可视化大屏中将地图转变为三维地图并且可以通过点击不同的位置使该位置变得立体凸起,便于显著展示某一位置详细的信息。
本发明提出的具体方案是:
基于数据可视化的三维地图实现方法,利用三维设计工具制作数据可视化三维地图:获取地图轮廓,确定所得地图图片的像素尺寸,设置地图的平面尺寸,并将平面的方向设置为-Z方向,确定地图轮廓样条,并通过样条调节挤压地图中各个地图模型,选择挤压好的地图模型,生成相应的目标文件;
利用视频剪辑设计工具对目标文件进行展示参数设置,选择目标文件对应的地图展示位置进行展示。
优选地,所述的基于数据可视化的三维地图实现方法中利用C4D工具制作数据可视化三维地图。
优选地,所述的基于数据可视化的三维地图实现方法中利用AE工具进行数据可视化三维地图展示。
优选地,所述的基于数据可视化的三维地图实现方法中利用C4D工具新建材质球,将地图平面尺寸设置为原有地图图片尺寸的倍数,加强展示效果。
优选地,所述的基于数据可视化的三维地图实现方法中利用C4D工具将地图轮廓通过画笔勾勒出来样条,将样条的点差值方式调整为统一。
优选地,所述的基于数据可视化的三维地图实现方法中利用C4D工具选中挤压好的地图模型,将地图模型生成为.obj的目标文件。
优选地,所述的基于数据可视化的三维地图实现方法中利用AE工具导入目标文件,设置变换参数及材质参数,设置展示效果。
基于数据可视化的三维地图实现系统,包括创建模块和展示模块,创建模块利用三维设计工具制作数据可视化三维地图:获取地图轮廓,确定所得地图图片的像素尺寸,设置地图的平面尺寸,并将平面的方向设置为-Z方向,确定地图轮廓样条,并通过样条调节挤压地图中各个地图模型,选择挤压好的地图模型,生成相应的目标文件;
展示模块利用视频剪辑设计工具对目标文件进行展示参数设置,选择目标文件对应的地图展示位置进行展示。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
本发明提供基于数据可视化的三维地图实现方法,利用三维设计工具制作数据可视化三维地图,并通过视频剪辑设计工具进行展示,可以在各种需要展现地图的大屏中,解决平面地图展现代入感差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地图轮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02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