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传感器及灶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0596.X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5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杨伸其;韩亚峰;郑防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3/02 | 分类号: | F24C3/02;F24C3/10;F24C3/12;G01K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瞿璨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传感器 灶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传感器及灶具。该复合传感器包括:热电偶、绝缘层和金属外壳,其中,热电偶用于检测温度;绝缘层设置于热电偶的外围,用于对热电偶进行绝缘保护;金属外壳,设置于绝缘层的外围,对绝缘层和热电偶进行支撑,其中,金属外壳还用于作为离子检测探头的一个电极。本申请的复合传感器将离子检测传感器和温度检测传感器集成在一起,减小传感器整体体积,且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传感器及灶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智能燃气灶具都具有温度检测和火焰检测的功能,以方便燃气灶根据所检测的温度和火焰情况,来对火力等情况进行相应的调节,使燃气灶的使用更加智能。目前,燃气灶采用热电偶来对锅底或者火焰的温度进行检测,并通过离子探针来对火焰进行检测,燃气灶的整体结构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传感器及灶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灶具的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复合传感器,该复合传感器包括:热电偶,用于检测温度;绝缘层,设置于热电偶的外围,用于对热电偶进行绝缘保护;金属外壳,设置于绝缘层的外围,用于对绝缘层和热电偶进行支撑和保护,其中,金属外壳还用于作为离子检测探头的一极。
进一步地,绝缘层为气态。
绝缘层的端部设置有固定部,用于固定热电偶和金属外壳。
进一步地,金属外壳沿垂直于绝缘层方向上的厚度大于0.1mm。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又提出一种灶具,该灶具包括:火焰检测电路;金属电极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复合传感器,其中,金属外壳和金属电极分别连接火焰检测电路,用于对灶具的火焰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灶具包括炉头,金属电极为金属探针、炉头的金属外壳或者炉头的边缘金属部分。
进一步地,复合传感器与炉头之间的距离为5-30mm。
进一步地,灶具包括两个复合传感器,其中一个用于检测灶具工作时的温度,另一与火焰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对灶具的火焰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灶具还包括控制电路和打火电路,控制电路连接火焰检测电路和打火电路,打火电路打火完成后,火焰检测电路通过金属外壳和金属电极进行火焰检测,当火焰检测电路没有检测到火焰时,控制电路控制打火电路进行再次打火。
进一步地,灶具还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连接控制电路,当打火电路连续打火失败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控制电路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提示。
进一步地,灶具还包括:面板;燃烧器,设置于面板的承载表面;燃气传送组件,设置于面板的承载表面,且连通于燃烧器,为燃烧器提供燃气;点火针组件,活动设置于燃气传送组件,相对燃气传送组件活动至第一位置以对燃烧器点火,或者从第一位置相对燃气传送组件活动至第二位置以远离燃烧器,其中,点火针组件包括复合传感器,用于对燃烧器的火焰进行检测。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复合传感器包括热电偶、绝缘层和金属外壳。其中,热电偶用于检测温度,即本申请的复合传感器可以用于温度检测;绝缘层设置于热电偶的外围,以对热电偶进行绝缘保护;金属外壳设置于绝缘层的外围,不仅可对绝缘层和热电偶进行支撑和保护,金属外壳还用于作为离子探头的一个电极。本申请的复合传感器结构简单,将温度检测传感器和离子检测传感器集成在一起,简化传感器的整体结构,便于安装,且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05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