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时编码阵列雷达中阵元间时延量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1146.2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6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柯;王岩星;全英汇;朱圣棋;廖桂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282 | 分类号: | G01S7/282;G01S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码 阵列 雷达 中阵元间时延量 设计 方法 | ||
1.一种空时编码阵列雷达中阵元间时延量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空时编码阵列雷达由M个发射阵元组成,阵元间以半波长为间隔等距分布;M个阵元发射相同波形,各个发射阵元间存在相对时延△t;雷达发射空时编码基带波形;
步骤2,设存在远场点目标,则远场目标处接收空时编码阵列发射合信号,结合空时编码基带波形,得到远场目标处的发射方向图;
步骤3,根据远场目标处的发射方向图的表达式,得到方向图取最大值时需满足的条件,据此得到方向图取最大值时的时延量与目标距离、角度、时间的关系;
步骤3包含以下子步骤:
3.1,由于目标处发射方向图表达式为等比数列求和,根据等比数列求和规则,则方向图取最大值时需满足的条件如下:
其中,k为正整数;d为阵元间距,λ为发射信号的波长,θ表示目标角度,R表示远场目标的距离,c=3*108m/s为光速;△t表示相邻阵元上信号的发射时间存在的延迟;μ=B/Tp为线性调频信号的调频率,Tp为发射信号脉冲宽度,B为发射信号带宽;
3.2,根据方向图取最大值时需满足的条件,推导出时延量与目标距离、角度、时间的关系为:
其中,0≤t≤Tp;R需满足无模糊探测条件:及远场条件:PRT为信号的脉冲重复时间,[(M-1)·d]表示阵列孔径;
步骤4,给定空间任一探测位置的探测距离和探测角度,得到随时间变化的时延量,完成时延量的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时编码阵列雷达中阵元间时延量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以第一个阵元为参考阵元,则第m个阵元经时延后的发射信号为:
sm(t)=s(t-(m-1)·△t)
采用线性调频信号,s(t)为基带波形,其形式为:
其中,△t表示相邻阵元上信号的发射时间存在的延迟,m=1,2,…,M,t为时间,j为虚数单位;为脉冲门函数,Tp为发射信号脉冲宽度,B为发射信号带宽,μ=B/Tp为线性调频信号的调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时编码阵列雷达中阵元间时延量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场目标处接收空时编码阵列发射合信号为:
其中,f0为信号载频,d为阵元间距,λ为发射信号的波长,θ表示目标角度,τ1为远场条件下第一个阵元到目标的时间延迟,R表示远场目标的距离,c=3*108m/s为光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时编码阵列雷达中阵元间时延量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场目标处的发射方向图的获取过程为:
首先,根据基带波形以及目标的远场条件,对目标处接收空时编码阵列发射合信号进行展开,得到对应的展开式:
其中:
由于目标位于远场条件下,满足(m-1)2△t2<<τ1,上式中最后一项平方项可忽略不计;因此将目标处接受的发射合信号写作:
对上式提取求和项,即得到目标处发射方向图表达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时编码阵列雷达中阵元间时延量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给定空间任一探测位置的探测距离和探测角度,得到随时间变化的时延量,具体为:
根据步骤3的时延量与目标距离、角度、时间的关系可知,给定空间任一距离R0、角度值θ0,即得到只与时间有关的时延量,当k=1时,得到对应的空时编码阵列方向图表达式: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11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评估光纤陀螺标定精度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火面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