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岩屑和元素录井数据的井壁崩落、掉块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2074.3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6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梁海波;丁帅;杨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知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25 | 代理人: | 马超前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岩屑 元素 数据 井壁 崩落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岩屑和元素录井数据的井壁崩落、掉块检测方法,涉及钻井施工技术领域。本方法融合了实时元素录井数据、邻井历史元素录井数据、邻井地层评价数据、实时返出岩屑数据,计算了各元素相对含量与邻井对应元素数据的均方根偏差值Δ、实时岩屑返出率,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地层智能分类模型,用于实时判识当前返出岩屑返出层位。设定元素相对含量均方根偏差值Δ阈值λ以及岩屑返出率的阈值范围(a,b),并结合以上计算数据实时对当前井眼井壁崩落情况进行检测,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能够有效检测井壁崩落、掉块的情况使现场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处理,避免其发展为复杂钻井事故,提高了钻井施工的效率、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钻井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岩屑和元素录井数据的井壁崩落、掉块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钻井过程中,井壁出现崩落、掉块会导致井壁井径变化、地层破裂等多种问题,严重时还会造成整井坍塌、卡钻、钻具掉落等更为复杂的事故,同时还会对储集层造成严重污染,增加资源勘探难度影响开采效率,最为严重的是导致井眼直接报废,因此井壁崩落、掉块检测问题是钻井工程中的世界性技术难题,也是安全高效钻井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钻井施工中的井壁崩落、掉块检测往往是通过现场工程师凭借长期工作积累的经验判断,这样的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不准确,不能对钻遇不同岩性地层时井壁崩落、掉块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岩屑和元素录井数据的井壁崩落、掉块检测方法,实时采集元素录井数据、岩屑返出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地层智能评价模型实时判断地层,再结合邻井历史元素录井数据和地层评价数据综合判断检测井壁崩落、掉块,给现场施工提供重要指导性意见,有效避免复杂钻井事故的发生,提高了钻井作业的效率。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岩屑资料和元素录井数据的井壁崩落、掉块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邻井历史元素录井数据、邻井地层评价数据、实时元素录井数据以及实时岩屑返出数据;
步骤2.计算实时元素录井中各元素相对含量与邻井对应元素数据的均方根偏差值Δ,称重并计算实时岩屑返出体积V实际和理论岩屑返出体积V理论;
步骤3.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地层智能判识分类模型,并利用邻井历史元素录井数据训练该模型,将实时获取的元素录井数据导入模型进行实时判层,利用步骤2获取的数据计算实时岩屑返出率R返出;
步骤4.利用实时判断的地层与邻井地层数据做对比,判断并筛选用于井壁崩落、掉块检测的参数;
步骤5.设定各元素相对含量均方根偏差值的阈值范围λ以及实时岩屑返出率的阈值范围(a,b);
步骤6.利用所述步骤3中地层判识结果和所述步骤5中各元素相对含量均方根偏差值的阈值范围λ以及实时岩屑返出率阈值范围(a,b)进行井壁崩落、掉块综合检测。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步骤1中实时元素录井数据包括:钠元素(Na)、镁元素(Mg)、铝元素(Al)、硅元素(Si)、磷元素(P)、硫元素(S)、锰元素(Mn)、钾元素(K)、钙元素(Ca)。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步骤1中邻井地层评价数据为地层岩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3中建立地层智能判识分类模型:
(1)构建输入集,各元素相对含量P=[P1,P2,……Pn];
(2)确定支持向量机算法模型中的惩罚系数C、核函数K以及核参数;
(3)利用邻井元素录井历史数据和地层评价数据训练算法模型,并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20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向课程领域的图像文本聚合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绕线机用凡立水含浸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