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煤发电机组再热蒸汽参数调节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2108.9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4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凌宇;周平;周科;周志培;成汭珅;解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G5/12 | 分类号: | F22G5/12;F22G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煤 发电 机组 蒸汽 参数 调节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发电机组再热蒸汽参数调节的系统及方法。汽轮机中压缸的出口分为三路,第一路与低温再热器调节阀的入口相连。第二路与中温再热器调节阀的入口相连。第三路与高温再热器调节阀的入口相连。各再热器调节阀与相应的再热器入口对应相连。低温再热器的出口与中温再热器的入口相连,中温再热器的出口与高温再热器的入口相连,高温再热器的出口与汽轮机低压缸的入口相连。本发明实现了再热蒸汽参数的快速、灵活与经济调节,避免了再热器超温时,单纯投入减温水的粗放调节方法,有效降低了减温水的使用量和频次,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煤发电机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煤发电机组再热蒸汽参数调节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受煤炭资源的影响,国内大多数燃煤发电机组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实际煤种偏离设计工况,煤质的频繁变动引发锅炉燃烧特性的改变,引起诸如偏烧、受热面超温以及蒸汽参数难以调节等问题,通过传统的燃烧调整优化已无法解决,因此,很有必要对传统燃煤发电机组的系统进行优化,以适应新形式下的运行要求。
目前的燃煤发电机组,针对再热蒸汽系统,不管是一次再热,还是二次再热,均采用一路式设计,即从上一级汽轮机做功后排出的蒸汽,由一路通道依次经过锅炉各级再热器受热面加热后再进入下一级汽轮机做功,直到末级汽轮机做功后排出冷凝。在锅炉中间设置再热器减温水以调节再热蒸汽温度(一般设置一路,在低温再热器入口)。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逻辑简单、操作可靠,无需判断再热蒸汽的超温位置,只需在再热蒸汽超温时,直接通过喷水来降低温度。但缺点是调节粗放、经济性差。即没有通过判断来确定再热器超温的原因,以及具体发生在哪一级受热面,而有针对性的采取调节措施。同时,单纯喷水降温对机组的经济性影响明显,根据统计,每增加再热蒸汽减温水量1t/h,机组发电煤耗将会增加0.05~0.09g/kWh(机组容量越小影响越大)。
经理论分析与试验,很多机组的再热蒸汽超温主要是因为受热面吸热量分配不均衡导致,如能解决再热器受热面的吸热量分配问题,实时动态调节各级受热面的蒸汽流量,就能有效减少再热器减温水的使用,从而提高再热蒸汽参数调节的灵活性与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燃煤发电机组再热蒸汽参数调节的系统及方法,提高再热蒸汽参数调节的灵活性与经济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燃煤发电机组再热蒸汽参数调节的系统,包括汽轮机中压缸、低温再热器、中温再热器、高温再热器、汽轮机低压缸、低温再热器调节阀、中温再热器调节阀和高温再热器调节阀;
汽轮机中压缸的出口分为三路,第一路与低温再热器调节阀的入口相连,低温再热器调节阀的出口与低温再热器的入口相连,第二路与中温再热器调节阀的入口相连,中温再热器调节阀的出口与中温再热器的入口相连,第三路与高温再热器调节阀的入口相连,高温再热器调节阀的出口与高温再热器的入口相连;低温再热器的出口与中温再热器的入口相连,中温再热器的出口与高温再热器的入口相连,高温再热器的出口与汽轮机低压缸的入口相连。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汽轮机中压缸的出口同时与低温再热器调节阀、中温再热器调节阀、高温再热器调节阀的入口相连通。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低温再热器调节阀、中温再热器调节阀、高温再热器调节阀的出口分别与低温再热器、中温再热器和高温再热器的入口相连。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低温再热器的出口安装有温度测点,能够实时监测并判断该对应受热面的吸热量大小,从而指导调节各受热面入口的调节阀开度,从而调节蒸汽流量。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中温再热器的出口安装有温度测点,能够实时监测并判断该对应受热面的吸热量大小,从而指导调节各受热面入口的调节阀开度,从而调节蒸汽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21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颈腰舒缓恢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调心连杆的振幅可调式往复生物摇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