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羟基蒽醌体外循环改性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2559.2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8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府晓;汤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81/06;C08L67/00;C08G75/20;C08G75/23;C08G63/91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王云峰 |
地址: | 410008***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羟基 体外循环 改性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羟基蒽醌体外循环改性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先将聚砜/聚醚砜/聚酯氯甲基化,制备得到氯甲基化聚砜/聚醚砜/聚酯,再将氯甲基化聚砜/聚醚砜/聚酯与邻苯二甲酰亚胺、DMF和氢化钠等混合制备得到邻苯二甲酰亚胺聚砜/聚醚砜/聚酯,然后将邻苯二甲酰亚胺聚砜/聚醚砜/聚酯氨甲基化,得到氨甲基化聚砜/聚醚砜/聚酯,再将1,8‑二羟基‑3‑羧基蒽醌接枝到氨甲基化聚砜/聚醚砜/聚酯上,得到羟基蒽醌改性聚砜/聚醚砜/聚酯,最后通过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将羟基蒽醌改性聚砜/聚醚砜/聚酯制备为羟基蒽醌改性聚砜/聚醚砜/聚酯膜。该方法步骤简单,可进行工业化批量生产,解决了现有的生物材料溶血率过高这一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羟基蒽醌体外循环改性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体外循环治疗作为一项生命支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急、慢性脏器功能不全(肺、肾、肝等)、脓毒症、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性休克等危重症患者救治的重要治疗方法。其循环管路与血液的接触部位,即膜-血接触面,是发生人工材料相关并发症如血栓、溶血等的关键部位。一旦发生上述并发症,可能会危及生命。目前绝大部分的研究关注点均在如何解决各种体外循环改性膜的抗凝抗栓问题,而针对生物材料所致机体红细胞易破碎性(即溶血)的这一并发症,研发的改性膜材料较少。
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通常高分子材料所引起的红细胞溶血是一种非渗透性溶血,膜材料的表面结构可改变红细胞的强度和弹性。生物相容性不佳的材料能损伤红细胞膜,使胞膜的蛋白质和脂质的量或质发生异常,失去圆盘形状,从而导致红细胞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而出现溶血。是否有抗溶血性能是评估生物材料与红细胞相互作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血液相溶性能。
1,8-二羟基-3-羧基蒽醌(大黄酸),属于蒽醌类化合物衍生物,具有较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抗炎、抗菌及调节肾功能等作用。大黄酸在之前的研究中均是全身给药(口服或静脉),但是长期全身给药可能导致脏器损伤;而急、慢性脏器功能不全(肺、肾、肝等)、脓毒症、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性休克等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是需要长期进行的,全身给药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以上风险,并不是减少膜材料相关溶血的最佳方案。因此,为了规避血液和膜材料接触所致的溶血,将大黄酸接枝至材料上,作用于体外循环膜的局部,而不让大黄酸进入人体内,才是最佳的研发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步骤简单,可进行工业化批量生产的羟基蒽醌体外循环改性膜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生物材料溶血率过高这一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羟基蒽醌体外循环改性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氯甲基化聚砜/聚醚砜/聚酯的制备;
S2:氨甲基化聚砜/聚醚砜/聚酯的制备;
S3:羟基蒽醌改性聚砜/聚醚砜/聚酯膜的制备。聚砜/聚醚砜/聚酯指的是选择聚砜、聚醚砜、聚酯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氯甲基化聚砜/聚醚砜/聚酯的制备方法为:先将聚砜/聚醚砜/聚酯溶解于氯仿中,再加入多聚甲醛和四氯化锡充分反应形成络合物,接着加入氯剂三甲基氯硅烷并氮封;混合均匀后放入60℃水浴中,完成48-72h的搅拌反应;随后将反应物过滤并用无水乙醇洗涤3遍;最后置于7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得到氯甲基化聚砜/聚醚砜/聚酯,其中聚砜/聚醚砜/聚酯、氯仿、多聚甲醛、四氯化锡、氯剂三甲基氯硅烷的质量体积比为:10g:250ml:0.67-6.7g:0.26-0.52ml:11.4-28.5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长沙理工大学,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25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