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多级分力机构的缓冲床及其缓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3015.8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0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彩花;张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澳玛特高精冲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5/60 | 分类号: | B65G15/60;B65G69/00;F16F15/08;B66F3/25;F16F15/023;F16F15/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易敏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多级 分力 机构 缓冲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具有多级分力机构的缓冲床,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底板(100),所述底板(100)的内部可拆卸地设置有卧枕(101),两个所述卧枕(101)之间还可拆卸地设置有若干横枕(102),所述横枕(102)的两侧开设有矩形槽,所述横枕(102)的两侧矩形槽分别与两个卧枕(101)卡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0)的内部底面铺设有碎石层(107),用于分散卧枕(101)传递的震动力,所述横枕(102)的中部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减震机构,用于削弱设备中部的冲击力,所述底板(100)的两端边缘处分别固定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减震机构上方可移动地设置有中板(300),所述伸缩机构的上方可翻转地设置有边板(400),两个所述边板(400)分别设置在两个中板(300)的外侧,所述边板(400)与中板(300)之间设置有浮动机构,所述边板(400)与最靠近的一侧中板(300)通过浮动机构连接在一起,且位于中部的两个所述中板(300)同样通过浮动机构连接在一起,所述卧枕(101)与底板(100)内部的间隔部分存在间隙和或使用与所述碎石层(107)相同材质的碎石填满所述间隔部分,使得所述卧枕(101)更加稳定且不会产生晃动;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支柱(200),所述支柱(200)与横枕(102) 的顶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柱(200)顶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垫(202),所述缓冲垫(202)为橡胶材质,用于减少所述中板(300)与所述支柱(200)直接接触,所述支柱(200)的外部套设有缓冲弹簧(201),所述缓冲弹簧(201)与横枕(102)的顶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缓冲弹簧(201)的顶面与所述中板(300)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缓冲弹簧(201)的一侧柱状结构分别圈套有若干对环(203),所述对环(203)与缓冲弹簧(201)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对环(203)远离缓冲弹簧(201)的一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对杆(204),缓冲弹簧(201)的一侧柱状结构下移能够带动对环(203)向下移动;所述支柱(200)的一侧还固定设置有移动套(205),所述移动套(205)的底部与所述横枕(10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移动套(205)的上方设置有移动杆(206),所述移动杆(206)延伸到移动套(205)的内部,所述移动杆(206)的侧壁与同时与若干个对杆(204)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206)底端分别固定安连接有两个移动塞板(207),两个所述移动塞板(207)均位于移动套(205)的内部,两个所述移动塞板(207)均与移动套(205)的内侧壁贴合在一起,下方的移动塞板(207)的侧壁开设有若干通过槽(208),上方的移动塞板(207)与移 动套(205)的内部底面填满润滑液,所述移动杆(206)的长度小于缓冲弹簧(201)的长度且缓冲弹簧(201)被压缩后的顶部高度还大于移动杆(206)的顶部高度,缓冲弹簧(201)的一侧柱状结构下移带动对环(203)向下移动,同时多个对环(203)移动能够分散冲击力,避免单个对环(203)使得缓冲弹簧(201)发了形变;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保护套(500),所述保护套(500)的内侧壁开设有内置槽(501),所述保护套(500)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小型液压缸(502),所述小型液压缸(502)的轴杆顶部可移动地设置有两个增积板(503),两个增积板(503)均与内置槽(501)内侧壁贴合在一起,下方的增积板(503)与小型液压缸(502)的轴杆顶部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增积板(503)之间可移动地设置有分离件(504),所述分离件(504)为橡胶材质,所述保护套(500)的上方可移动地设置有顶出杆(505),所述顶出杆(505)的底端延伸到保护套(500)的内部且顶出杆(505)的底部与上方的增积板(503)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顶出杆(505)顶端相互远离的一侧壁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副轴(506),所述边板(400)的底部两端分别开设有旋转底槽(402),所 述旋转底槽(402)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转动侧槽(403),所述转动侧槽(403)与副轴(506)可旋转地套接在一起,两个边板(400)相互靠近的一侧壁面底部两端和中部分别开设有翻转卡槽(401),所述中板(300)的底部两侧开设有若干组活动卡槽(301),每组活动卡槽(301)分别与每一个翻转卡槽(401)位置对应;所述浮动机构包括连接缸(600),所述连接缸(600)分别与边板(400)和中板(300)固定安装在一起,每两个连接缸(600)之间对称设置,所述连接缸(600)的底面开设有气囊槽(601),所述连接缸(600)的一侧壁面中部开设有浮动孔(603),所述浮动孔(603)与气囊槽(601)连通在一起,所述连接缸(600)的底面开设有若干紧槽(602),所述紧槽(602)位于气囊槽(601)外部四个拐角处,所述紧槽(602)的内侧壁开设有螺纹,所述连接缸(600)的上方可拆卸地设置有紧固板(604),所述紧固板(604)的外部轮廓大于气囊槽(601)的内部轮廓,所述紧固板(604)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开设有紧孔(605),每一个所述紧孔(605)分别与每一个所述紧槽(602)位置对应,所述紧孔(605)的内部设置有次螺钉(606),所述次螺钉(606)穿过紧孔(605)与所述紧槽(602)螺纹连接;
通过设置的浮动机构,使得该设备的单个边板(400)和单个中板(300) 在遭受撞击时,对周围的边板(400)或中板(300)产生的影响最小,即震动 传递到浮动机构上时,遭受震动的连接缸(600)和内置气囊(607)上下移动, 由于内置气囊(607)具有弹性,其内部的浮动球(608)撞击在内置气囊(607) 内部卸去一部分震动,然后震动通过浮动杆(609)传递到另一个浮动机构 上后,另外一个浮动机构内的浮动球(608)在内置气囊(607)内部晃动,其晃动再次被减少,以此减少震动的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澳玛特高精冲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澳玛特高精冲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301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G 运输或贮存装置,例如装载或倾斜用输送机;车间输送机系统;气动管道输送机
B65G15-00 具有环形载荷输送表面的输送机,即带式或类似的连续构件,牵引力是由除相似形状的环形驱动元件外的装置传递的
B65G15-02 . 用于在圆弧形内输送
B65G15-04 . 载荷装在环形表面的下部滑道上
B65G15-06 . 有安置在同一平面内并互相平行的环形表面的相反运动的部分
B65G15-08 . 载荷运送表面由凹形的或管状带构成,如构成槽形带
B65G15-10 . 包含有两个或多个协同操作的有纵向平行轴线的,或许多平行元件的环形表面,如绳索限定的环形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