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铸锭的制作装置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3912.9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4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戴圣龙;何维维;臧金鑫;陈军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2D9/00 | 分类号: | B22D9/00;B22D7/12;B22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 11553 | 代理人: | 郝政宇 |
地址: | 10009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铸锭 制作 装置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铸锭的制作装置及制作方法,铝合金铸锭生产装置,包括:熔炼设备、结晶设备和连通管;熔炼设备包括盛放原料的第一腔体,熔炼设备能够对原料进行加热使其融化成为液体,在第一腔体内设置有温度采集装置,用以实时监测熔炼设备内部加热温度,在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用以对熔体进行搅拌的超声波发生器;结晶设备为第二腔体,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接,使在第一腔体内的熔体能够通过连通管流入第二腔体,并在第二腔体内冷却凝固成铸锭。本发明能够降低铸锭内部的气体/杂质含量,减少铸锭内部的疏松、夹渣等缺陷,提高其冶金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合金铸锭的制作装置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材料因其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加工性能优异、可焊并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能的优点,而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铝合金产品(例如7000系铝合金产品)在制作过程中添加较高的锌元素和/或铜元素之后,合金熔体流动性随之降低,导致在熔炼过程中产生的杂质气体不易排出,进而使产品出现疏松、夹渣等缺陷,影响了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铸锭的生产装置与制备方法,能够促进熔炼过程中产生的杂质气体的排除,进而避免产品出现疏松、夹渣等缺陷,使产品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合金铸锭制作装置,包括:熔炼设备、结晶设备、连通管和除气设备;所述熔炼设备具有用以盛放制作原料的第一腔体,所述熔炼设备能够对所述原料进行加热使其融化成为液体,在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温度采集装置,用以实时监测所述熔炼设备对熔体的加热温度,在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用以对熔体进行搅拌的超声波发生器;所述结晶设备具有第二腔体,所述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接,使在所述第一腔体内熔体能够通过所述连通管流入所述第二腔体,并在所述第二腔体内凝固成铸锭;所述除气设备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用以除去熔体内的气体。
较优地,在所述连通管内设置有过滤装置,用以对流经所述连通管的熔体进行过滤;在所述连通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装置,用以对流经所述连通管的熔体进行保温。
一种铝合金铸锭的制作方法,使用以上任意技术特征的铝合金制作装置, 包括步骤:A、将融化完毕后的纯铝装入第一腔体中,并对其进行加热,使其保持完全融化状态;B、向第一腔体中的液体加入中间合金,并进行持续搅拌,同时调整加热温度;C、超声波发生器对第一腔体内的熔体进行超生搅拌;I、将第一腔体内的熔体通过连通管输送到第二腔体中;J、对进入所述第二腔体中的熔体进行铸造;在步骤B中所述的中间合金包括:铝铜中间合金、纯锌锭;其中在步骤A中,加热温度小于或等于760℃;步骤B包括:B1、向第一腔体中的液体加入铝铜中间合金、纯锌锭、铝锆中间合金、铝锑中间合金,并控制加热温度为750℃至770℃之间,同时持续搅拌10min至15min后进入步骤B2;B2、向第一腔体中的液体加入纯镁锭、铝钛硼中间合金与铝钛碳中间合金,并控制炉体熔炼温度为730℃~745℃,同时持续搅拌12min至18min;在步骤B1中将锌元素在液体中的占比控制为6.8%至7.0%,将铜元素在液体的占比控制为2.0%至2.2%。
较优地,在步骤C之后包括:步骤D、向第一腔体内的熔体加入精炼剂进行精炼处理;在精炼处理中,加热温度控制为735℃至750℃,精炼时间为10min至15min,在精炼过程中,持续对第一腔体内的熔体进行搅拌,在精炼结束后,使第一腔体内的熔体静止15 min。
较优地,所述精炼剂的质量份配比为氯化钾:20份~25份;氯化钠:30份~35份;碳酸钠:3份~5份;氯化钙:4份~6份;硫酸钠:8份~12份;硝酸钾:15份~20份;六氟铝酸钠:4份~6份;稀土:1份~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39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