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接集成相变散热的碳化硅功率模块封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4315.8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0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来利;慕伟;孙立杰;张彤宇;王彬宇;杨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3/427 | 分类号: | H01L23/427;H01L23/488;H05K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海平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集成 相变 散热 碳化硅 功率 模块 封装 结构 | ||
1.一种直接集成相变散热的碳化硅功率模块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桥臂、下桥臂、底部基板(100)、外壳(400)、功率基板、驱动PCB板系统及相变散热装置,其中,外壳(400)扣合并固定于底部基板(100)上,功率基板固定于底部基板(100)上,相变散热装置固定于功率基板上,上桥臂、下桥臂及驱动PCB板系统均固定于相变散热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集成相变散热的碳化硅功率模块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PCB板系统包括第一驱动PCB板(301)及第二驱动PCB板(302);相变散热装置包括第一相变散热装置(130)及第二相变散热装置(140);功率基板包括直流正极功率基板(110)及直流负极功率基板(120);下桥臂包括第一功率半导体芯片(210)、第二功率半导体芯片(220)及第三功率半导体芯片(230);下桥臂包括第四功率半导体芯片(240)、第五功率半导体芯片(250)及第六功率半导体芯片(260);
直流正极功率基板(110)及直流负极功率基板(120)焊接于底部基板(100)上;
第一相变散热装置(130)焊接于直流正极功率基板(110)上,第二相变散热装置(140)焊接于直流负极功率基板(120)上;第一功率半导体芯片(210)、第二功率半导体芯片(220)及第三功率半导体芯片(230)焊接于第二相变散热装置(140);第四功率半导体芯片(240)、第五功率半导体芯片(250)及第六功率半导体芯片(260)焊接于第一相变散热装置(130)上;
第一驱动PCB板(301)固定于第一相变散热装置(130)上,第二驱动PCB板(302)固定于第二相变散热装置(14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接集成相变散热的碳化硅功率模块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直流电线路(270)、第一直流电支路(271)、第二直流电支路(272)、第三直流电支路(273)及交流电支路(280);外壳(400)上设置有第二直流功率端子(402)、第一交流功率端子(403)及第二交流功率端子(404);
第二直流功率端子(402)经直流正极功率基板(110)及第一相变散热装置(130)与第一直流电线路(270)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直流电线路(270)的另一端与第一直流电支路(271)的一端、第二直流电支路(272)的一端及第三直流电支路(273)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直流电支路(271)的另一端、第二直流电支路(272)的另一端及第三直流电支路(27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功率半导体芯片(240)的一端、第五功率半导体芯片(250)的一端、第六功率半导体芯片(260)的一端相连接,第四功率半导体芯片(240)的另一端、第五功率半导体芯片(250)的另一端及第六功率半导体芯片(260)的另一端均与交流电支路(280)的一端相连接,交流电支路(280)的另一端与第一交流功率端子(403)及第二交流功率端子(404)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接集成相变散热的碳化硅功率模块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直流电线路(274)、第四直流电支路(275)、第五直流电支路(276)及第六直流电支路(277);外壳(400)上设置有第一直流功率端子(401);
第一交流功率端子(403)及第二交流功率端子(404)与第二直流电线路(274)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直流电线路(274)的另一端与第四直流电支路(275)的一端、第五直流电支路(276)的一端及第六直流电支路(277)的一端相连接,第四直流电支路(275)的另一端、第五直流电支路(276)的另一端及第六直流电支路(27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功率半导体芯片(210)的一端、第二功率半导体芯片(220)的一端及第三功率半导体芯片(230)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直流功率端子(401)与第一功率半导体芯片(210)的另一端、第二功率半导体芯片(220)的另一端及第三功率半导体芯片(230)的另一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431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