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亲性材料及其在制备脂质体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4793.9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7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伟;黄品同;江依凡;李群英;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09 | 分类号: | C07F9/09;A61K47/24;A61K9/14;A61K9/127;A61K47/54;A61K31/7068;A61P35/00;A61N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27 | 代理人: | 方岩;张君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亲 材料 及其 制备 脂质体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亲性材料及其在制备脂质体中的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双亲性材料。本发明所述述的双亲性材料用于制备的载药纳米颗粒能够有效进入细胞如肿瘤细胞,从而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亲性材料及其在制备脂质体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疾病,对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
虽然现有技术中开发了许多抗癌药物,但抗肿瘤效果并不是太理想,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抗癌药物的肿瘤血管渗透性差和难以被肿瘤细胞吸收进,从而大大限制了抗肿瘤药物的治疗效果。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组织良好且紧密堆积,即便是药物递送到这些肿瘤的血管时,药物由于受到组织良好且紧密堆积的血管内皮细胞的阻碍,难以有效的透过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到达肿瘤部位微环境中,因此,现有的抗肿瘤药物在肿瘤除的渗透性低,无法在肿瘤微环境进行有效聚集,进而无法有效的发挥抗肿瘤效果。此外,对肿瘤而言,即便抗肿瘤药物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间隙渗透进入肿瘤部位,然而抗肿瘤药物从肿瘤血管中渗出后主要保留在血管附近,将迅速返回血流,在低渗透性肿瘤中被快速清除,阻碍抗肿瘤药物进入肿瘤细胞内,从而无法有效的发挥抗肿瘤效果。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对肿瘤具有优异治疗效果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双亲性材料,所述的双亲性材料用于制备的纳米颗粒如脂质体能够有效进入细胞(如肿瘤细胞),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双亲性材料,所述的双亲性材料的结构如下所示: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如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双亲性材料的用途,用于制备纳米颗粒。
优选地,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为200-500nm,较佳地300-450nm,更佳地330-400nm,更佳地360-400nm,更佳地370-390nm。
优选地,所述的双亲性材料促进所述的纳米颗粒进入肿瘤细胞。
优选地,所述的双亲性材料促进所述的纳米颗粒通过胞吞转运进入肿瘤细胞。
优选地,所述的肿瘤包括低渗透性肿瘤。
优选地,所述的肿瘤包括实体瘤。
优选地,所述的肿瘤包括低渗透性实体肿瘤。
优选地,所述的肿瘤选自下组:胰腺癌、胶质瘤,或其组合。
优选地,所述的胰腺癌为胰腺导管腺癌。
优选地,所述的胰腺癌为人胰腺导管腺癌。
优选地,所述的胶质瘤为脑神经胶质瘤。
优选地,所述的胶质瘤为人脑神经胶质瘤。
优选地,所述的纳米颗粒包括如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双亲性材料。
优选地,所述的纳米颗粒为纳米粒或脂质体。
优选地,所述的双亲性材料作为纳米粒的纳米材料。
优选地,所述的纳米粒还包括其它纳米材料。
优选地,所述的纳米材料包括双亲性纳米材料。
优选地,所述的其它纳米材料选自下组:聚乙二醇-聚乳酸(PEG-PLA)。
优选地,所述的双亲性材料作为脂质体的脂质材料。
优选地,所述的脂质体还包括其它脂质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47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止水帷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白醋酿造用沉淀吸附装置及白醋酿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