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温保护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4818.5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6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熊伟;甘建成;李昌林;李国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德禾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5/04 | 分类号: | H02H5/04;H05B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左恒峰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温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体、继电器和第一三极管,第一三极管连接继电器的控制端,继电器的受控端通过发热体连接市电,以用于第一三极管通过继电器控制发热体工作;包括热敏元件、主控芯片,热敏元件靠近发热体,主控芯片通过热敏元件检测温度,并通过第一三极管控制继电器开关并控制发热体工作,以用于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主控芯片控制发热体停止制热,当温度回到设定值内时,主控芯片控制发热体制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护电路,特别是一种过温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大功率家用加热电器,如PTC取暖器,当有障碍物挡住进风口并长时间运行时,机器内部温度会急剧升高,容易引起安全隐患,威胁到人们的财产和人生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智能检测产品工作温度的电路结构。能实时检测加热产品内部的环境温度,当内部温度达到风险温度的时候,将关断产品的加热线路,让其停止工作,当温度恢复正常范围后方可重新打开。这样可以更好的预防危险的发生。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过温保护电路包括:发热体;主控芯片;温度开关模块,所述温度开关模块包括继电器、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三电,所述继电器控制端一端连接电源和所述二极管负极,所述继电器受控端通过所述发热体连接市电,所述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主控芯片通过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以用于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第一三极管导通,所述第一三极管导通时,所述继电器工作,所述发热体工作,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第一三极管关断时,所述继电器关闭,所述发热体不工作;测温模块,所述测温模块包括热敏元件,所述热敏元件靠近发热体;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测温模块以及所述温度开关模块,以用于所述主控芯片读取测温模块的电信号,当电信号超过设定值时,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温度开关模块关闭,发热体停止制热,当电信号回到设定值内时,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温度开关模块开启,发热体制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过温保护电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实时检测加热产品内部的环境温度,当内部温度达到风险温度的时候,将切断产品的加热线路,让其停止工作,当温度恢复正常范围后方可重新打开。这样可以更好的预防危险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用于传递发热体的温度,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风机两端分别连接电源和所述第二三极管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基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主控芯片,以用于主控芯片通过第二三极管控制风机的开关。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包括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两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基极和地点,以用于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风机关闭时,通过所述第六电阻快速关断所述第二三极管,以使得所述风机快速关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所述发热体停止制热,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风机工作,以用于辅助发热体降温。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温度开关模块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接地,以用于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发热体关闭时,通过所述第四电阻快速关断所述第一三极管,以使得所述发热体快速停止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测温模块包括热敏电阻、阻容电路、第二电阻,所述热敏电阻一端连接所述阻容电路一端,并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一端,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以用于所述主控芯片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检测所述测温模块的电信号,所述热敏电阻另一端连接电源;当所述发热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所述热敏电阻阻值减小,所述主控芯片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读取所述电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第一三极管关断,所述发热体停止工作;所述电信号的大小可由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阻值大小控制,所述设定值可由主控芯片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德禾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顺德禾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48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