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贾第鞭毛虫的LAMP引物组和试剂盒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5242.4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5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尹静;王华然;杨忠委;李君文;于铭川;师丹阳;杨栋;周树青;金敏;陈郑珊;李海北 | 申请(专利权)人: |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3 | 分类号: | C12Q1/6893;C12Q1/6844;C12Q1/04;C12N15/11;C12R1/9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苏士莹 |
地址: | 30005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鞭毛虫 lamp 引物 试剂盒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组检测贾第鞭毛虫的LAMP引物组和试剂盒及应用,涉及生物诊断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LAMP引物组以贾第鞭毛虫磷酸丙糖异构酶(TPI)基因作为靶基因设计得到。利用本发明所述引物组或试剂盒,基于LAMP微流控芯片技术,可在30min内完成贾第鞭毛虫核酸的扩增,检测敏感度达到10拷贝/μl和0.01ng核酸/μl,对贾第鞭毛虫的特异性良好,重复性高,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诊断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检测贾第鞭毛虫的LAMP引物组和试剂盒及应用。
背景技术
贾第鞭毛虫(Giardia)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致病性人兽共患病原虫,也是导致感染性腹泻发生主要病原虫,可以通过饮水、食品、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导致贾第鞭毛虫病的暴发。美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组织把贾第鞭毛虫归类为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十大寄生虫之一。贾第虫在全世界平均感染率为4%~5%,在感染严重的国家被称为“头号肠道寄生虫”。
鉴于贾第鞭毛虫介水、食物传播事件的发生,开展环境介质中贾第鞭毛虫污染检测工作就成为控制感染性腹泻暴发的关键环节。目前,环境介质中贾第鞭毛虫污染检测的主要方法有病原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病原学检测方法包括湿片或染色后显微镜镜检的方法,其中改良抗酸染色法和碘染色法被认为是诊断贾第鞭毛虫的“金标准”,但该方法需要检测人员具有一定的实际经验,导致本方法存在一定的漏检和误检情况;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主要有PCR、RPA、LAMP等技术,优点为检测结果可靠,可以处理高通量样品,还可以进一步进行种类鉴定、基因分型、进化树分析等;缺点是过程步骤繁琐、费时费力,客观因素导致的问题较多;免疫学检测法包括荧光标记抗体检测、酶标记抗体检测等方法基于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原理,需要提取血清或组织,但操作稍困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检测贾第鞭毛虫的LAMP引物组和试剂盒及应用,所述LAMP引物组和试剂盒的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并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从而为贾第鞭毛虫污染防控提供确实可行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组检测贾第鞭毛虫的LAMP引物组,所述LAMP引物组包括外引物F3、外引物B3、内引物F1P和内引物B1P;
所述外引物F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外引物B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内引物F1P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内引物B1P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LAMP引物组的检测贾第鞭毛虫的试剂盒。
优选的,所述试剂盒中还包括WarmStart LAMP 2×Master Mix和molecularbiology grade H2O。
述阳性对照样品为包含贾第鞭毛虫磷酸丙糖异构酶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LAMP引物组或上述试剂盒在制备特异性检测贾第鞭毛虫的产品中的应用。
优选的,利用所述产品特异性检测贾第鞭毛虫时,构建检测体系进行LAMP反应,所述检测体系以25μl计,包括:WarmStart LAMP 2×Master Mix12.5μl,LAMP引物组0.5μl,DNA模板5μl和余量的molecularbiology grade H2O。
优选的,所述检测体系中,内引物FIP和内引物B1P的浓度均为16μmol/L,外引物F3和外引物B3的浓度均为2μmol/L。
优选的,所述LAMP反应的程序包括65℃反应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未经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52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