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井提升防过卷的钢丝绳联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5841.6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3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福;高志康;杜波;杜兴明;刘传文;杜鹏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8 | 分类号: | B66B7/08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2 | 代理人: | 关贺涛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提升 钢丝绳 联接 装置 | ||
一种矿井提升防过卷的钢丝绳联接装置,包括与钢丝绳固定连接的楔形连接结构,楔形连接机构与第一U型联接叉铰接,第一U型联接叉的下端与中间连接组件铰接,中间连接组件的下端与第二U型联接叉铰接,第二U型联接叉的下端与第三U型联接叉铰接,第三U型联接叉的下端与提升容器连接,钢丝绳不需要弯曲即可与提升机容器相联接,避免了因弯曲应力降低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此外,当发生过卷时,钢丝绳联接装置受到外力冲击,依靠钢丝绳联接装置的结构,使提升容器悬挂在罐道上,避免坠罐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丝绳联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矿井提升防过卷的钢丝绳联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地表资源的不断枯竭,使得地下矿产资源的开采量越来越大。矿井提升机作为联系地面与井下的关键运输设备应用越来越多。矿井提升机主要有摩擦式提升机和缠绕式提升机。摩擦式提升机由多根钢丝绳同时连接提升容器,依靠钢丝绳与衬垫的摩擦力实现重物的提升与下放。井口罐道上设置有防过卷装置。当出现过卷时,由于多根钢丝绳同时受力,出现钢丝绳同时断裂机率非常小,相对安全性较高。
而单绳缠绕式提升机依靠钢丝绳在卷筒绳槽内的收放来实现容器的提升与下放。如图1所示,单绳缠绕提升机只有一根钢丝绳通过桃形环与容器联接。钢丝绳与桃形环联接时需要反向弯曲,影响其弯曲应力;造成弯曲部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降低,需要定期进行截取绳头,重新安装固定。当出现过卷时,钢丝绳有被拉断的风险,需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提高矿井开采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单绳缠绕提升机桃形环联接装置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提升防过卷的钢丝绳联接装置,钢丝绳不需要弯曲即可与提升机容器相联接,避免了因弯曲应力降低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此外,当发生过卷时,钢丝绳联接装置受到外力冲击,依靠钢丝绳联接装置的结构,使提升容器悬挂在罐道上,避免坠罐的风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矿井提升防过卷的钢丝绳联接装置,包括与钢丝绳固定连接的楔形连接结构,楔形连接机构与第一U型联接叉铰接,第一U型联接叉的下端与中间连接组件铰接,中间连接组件的下端与第二U型联接叉铰接,第二U型联接叉的下端与第三U型联接叉铰接,第三U型联接叉的下端与提升容器连接,所述中间连接组件包括两块结构相同的内夹板,所述内夹板的上部设有挂钩,下部设有弧形通孔,内夹板的一侧面设有斜面,另一侧面上设有挂口,所述两块内夹板呈轴对称叠放,并通过第一定位销铰接,所述两块内夹板上还设有铜销。
所述两块内夹板上部的挂钩形成了容纳第一销轴的容纳空间,第一销轴位于第一U型联接叉上。
所述内夹板上还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中设有第二定位销。
所述定位槽包括横向定位槽和纵向定位槽。
所述内夹板的弧形通孔中设有第三销轴,第三销轴位于第二U型联接叉上。
所述两块内夹板的外侧均设有外夹板,所述外夹板上设有与铜销、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和第三销轴相对应的通孔。
所述外夹板的上端设有竖直的条形槽孔。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越性:
一种矿井提升防过卷的钢丝绳联接装置,钢丝绳不需要弯曲即可与提升机容器相联接,避免了因弯曲应力降低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此外,当发生过卷时,钢丝绳联接装置受到外力冲击,依靠钢丝绳联接装置的结构,使提升容器悬挂在罐道上,避免坠罐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单绳缠绕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钢丝绳联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钢丝绳联接装置去掉外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钢丝绳联接装置与防撞梁撞击前的示意图;
图5是钢丝绳联接装置与防撞梁撞击后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58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基石墨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单晶硅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