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茶初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5885.9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0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潘奋森;史文静;潘锡章;潘菀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惠安鼎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A23F3/12;A23F3/40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王伟强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茶 初加工 工艺 | ||
1.红茶初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萎凋:将采摘分级的鲜叶先后进行二次自然萎凋和一次日光萎凋,第一次自然萎凋时间6h~8h,之后在日光下萎凋2h~3h,再进行第二次自然萎凋1h,使叶质柔软,叶茎折不易断,茶香明显,得萎凋叶;
S2揉捻:将萎凋叶置入揉捻机进行初揉-解块-复揉-再解块摊凉,使萎凋叶有少量茶汁溢出,叶片成条紧结,细胞破碎率达80%以上,并且90%以上叶片成条,得揉捻叶;
S3发酵:将揉捻叶在密闭发酵室内发酵5h~6h,温度30℃~35℃,湿度90%~98%,使叶片呈深棕色,得发酵叶;
S4炒青:将发酵叶放入炒青机内进行炒青处理,燃烧柴火采用香樟枯枝,先快火烧至140℃~160℃并在该温度范围内不断翻炒80min~100min,然后改为中火80℃~90℃继续翻炒,直至茶叶表面起霜,接着往火上撒些油茶壳旺火再出锅;
S5摊凉、冷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初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鲜叶为一芽二叶初展或者一芽三叶初展的鲜叶,且不采雨水和露水叶,采摘时间为晴天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初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自然萎凋的条件为温度20℃~25℃,相对湿度60%~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初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初揉和复揉的工艺过程均为:先不加压揉捻5min~8min,再加轻压揉捻15min~20min,然后加重压揉捻10min~15min,最后换轻压揉捻5min~8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初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出锅的炒青叶含水率低于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初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炒青机转速控制在8r/min~15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惠安鼎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惠安鼎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588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