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汽车蓝牙钥匙的空调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6120.7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2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夏自强;胡阳;张小波;刘钦;王爱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415 | 分类号: | H04M1/72415;H04M1/72412;H04M1/72406;H04W4/40;H04W4/80;H04W12/06;H04L12/40;B60H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刘爱芳 |
地址: | 33000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汽车 蓝牙 钥匙 空调 控制 方法 系统 | ||
一种基于汽车蓝牙钥匙的空调控制方法,移动端手机APP通过蓝牙钥匙云平台连接到车端蓝牙模块,完成与车端蓝牙模块的合法认证,充当汽车虚拟钥匙的作用;通过车端蓝牙模块完成移动端手机APP与无钥匙启动系统的合法认证,在接收到手机APP发送空调控制指令后,判断整车状态,若当前整车处于远程启动状态,车端蓝牙模块将接收移动端手机APP的控制指令转化为通讯报文发送至汽车CAN总线;反之,通过无钥匙启动系统发起和车端蓝牙模块的合法认证,并对比车端蓝牙模块反馈的密钥与自身计算的密钥值,当两个密钥一致,无钥匙启动系统判断认证通过,响应车端蓝牙钥匙指令请求,控制整车发动机启动;进而实现通过手机控制开启/关闭空调一键制冷/制热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无钥匙控制及启动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汽车蓝牙钥匙的空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迅速发展,用户对于汽车的需求已不仅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的人更加热衷于汽车上的一些智能化控制功能。得益于此,汽车智能化得到飞速的发展,更多的智能控制功能也出现在汽车及其终端产品上,相对以往必须要携带钥匙上车方可控制整车空调处于开启状态,智能化辅助功能取代了驾驶员人为机械钥匙控制车辆,可通过移动端手机APP合法认证后在不同环境需求下提前开启空调,提高了整车便捷性及舒适性。
目前市场上带有空调远程控制服务的汽车产品很多,且都是通过主机厂合作营运商APP操作控制,这种合作运营商APP需求只能针对个别拥有APP账号的车主,对于车主家人或其他朋友无法通过算法授权及认证的方式来控制汽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汽车蓝牙钥匙的空调控制方法及系统,以确保能够在车端蓝牙模块与移动端手机APP通过授权的数字钥匙完成合法认证后,激活移动端手机APP充当汽车虚拟钥匙,用户操作移动端APP可控制整车空调状态,使得车主家人或其他朋友可以通过授权及认证的方式来控制汽车。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汽车蓝牙钥匙的空调控制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通过手机控制开启/关闭空调一键制冷/制热功能:
步骤S101,移动端手机APP通过蓝牙钥匙云平台连接到车端蓝牙模块,完成与蓝牙模块的合法认证,充当汽车虚拟钥匙的作用;
步骤S102,通过车端蓝牙模块完成与移动端手机APP的密钥计算及合法认证,完成与无钥匙启动系统的密钥计算及合法认证,在接收到手机APP发送空调控制指令后,判断整车是否处于启动状态,若当前整车处于启动状态,则进入步骤S104,反之,则进入步骤S103;
步骤S103,通过无钥匙启动系统发起和车端蓝牙模块的合法认证算法,并对比车端蓝牙模块反馈的密钥与自身计算的密钥值,当两个密钥一致,无钥匙启动系统判断认证通过,响应车端蓝牙钥匙指令请求,进而控制整车发动机启动,用于支持空调进入工作的必需前提条件;
步骤S104,车端蓝牙模块将接收移动端手机APP的控制指令转化为通讯报文发送至汽车CAN总线;
步骤S105,娱乐系统接收车端蓝牙模块唯一信号ID,并统一转发车端蓝牙模块发出的空调控制指令,通过不同模块ID区分车端蓝牙模块与本地或远程操作系统的空调控制请求;
步骤S106,所述空调控制模块接收娱乐系统转发的CAN总线指令,控制空调执行相应动作,并将空调状态反馈至车端蓝牙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61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础设施的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生物医药制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