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艇用可收纳无人机起降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6455.9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1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辉;王镭皓;黄技;巫凯;吴英质;丁滢;谢妙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52 | 分类号: | B63B35/5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斌;刘瑶云 |
地址: | 52408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艇用可 收纳 无人机 起降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艇用可收纳无人机起降平台,起降平台本体设置在无人艇本体的顶面后端,所述起降平台本体的顶面停放有无人机机体;包括甲板,其采用不锈钢金属材质铺设在所述无人艇本体的顶面,所述甲板的顶面后端设置有控制舱门,所述控制舱门中心设置有控制开关;升降组件,其安装在所述起降平台本体的底端,且升降组件通过控制开关进行控制。该无人艇用可收纳无人机起降平台,在无人艇本体的顶面铺设有甲板,通过在甲板的后端设置有滑动装置,且滑动装置内部的滑槽卡接有起降平台本体,通过起降平台本体底端设置安装有升降组件,通过起降平台本体与升降组件的配合能够达到收纳无人机机体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艇用可收纳无人机起降平台。
背景技术
由于海事执法巡逻任务工作强度高负担重,因此引入了无人机进行协助执法,当前市场上所出现的无人机起降平台存在体积较大,不利于快速拆解与搬运,并且难以应对海事执法船所存在的颠簸问题,使得无人机的起降存在着风险。
根据现有的装置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
1、无人机在升降的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保护;
2、大部分的起降平台与船之间没有进行固定,导致船在行驶的时候没有办法使无人机安全的着陆和收纳;
3、占用很大的船甲板空间,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无人艇用可收纳无人机起降平台,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艇用可收纳无人机起降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无人机在升降的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保护,大部分的起降平台与船之间没有进行固定,导致船在行驶的时候没有办法使无人机安全的着陆和收纳,而且占用很大的船甲板空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艇用可收纳无人机起降平台,起降平台本体设置在无人艇本体的顶面后端,所述起降平台本体的顶面停放有无人机机体;
包括:
甲板,其采用不锈钢金属材质铺设在所述无人艇本体的顶面,所述甲板的顶面后端设置有控制舱门,所述控制舱门中心设置有控制开关;
升降组件,其安装在所述起降平台本体的底端,且升降组件通过控制开关进行控制,所述升降组件的底端设置有传送装置。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安装于起降平台本体的底面四周,所述传送装置安装于无人艇本体的内部,且传送装置位于升降组件的底端,所述升降组件竖直插接在传送装置的顶面中心,能够使得升降组件进行滑动,使得控制开关能够达到进入到无人艇本体内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传送装置的顶端设置有皮带,所述传送装置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转轴,所述传送装置的侧端安装有隔档板,所述皮带套接在转轴的外围,所述皮带与转轴分别设置有两组,所述隔档板竖直安装于传送装置侧端,可以使得在控制开关降落的时候,能够将无人机机体从控制开关顶面运输至无人艇本体内部,传送装置通过皮带、转轴和隔档板进行组装,通过隔档板能够将无人机机体拦截,防止无人机机体被传送装置送至到无人艇本体内部底面。
优选的,所述控制舱门的末端顶面设置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滑动卡接于滑槽的内部,所述控制舱门的底面前端开设有卡槽,能够使得滑动装置在滑槽内部滑动安装的效果,且通过滑槽设置的方向,能够使得控制舱门收纳至甲板内部。
优选的,所述控制开关的顶面中心设置有重力感应装置,所述重力感应装置的底面焊接有固定块,所述重力感应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通过内部中端调节有复位弹簧能够达到重力感应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该无人艇用可收纳无人机起降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64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