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催化合成氨的Bi-MoS2 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6511.9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5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周炎;夏菡菡;尤紫晗;孙凤超;王淑涛;贾翠萍;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25B1/27 | 分类号: | C25B1/27;C25B11/091;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杨磊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催化 合成氨 bi mos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催化合成氨的Bi‑MoS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所述Bi‑MoS2纳米复合材料以二硫化钼为基底,铋纳米晶体复合在二硫化钼基底上;以二硫化钼为基底,通过水热反应将铋纳米晶体与二硫化钼纳米片进行复合。本发明的制备过程简单可行,成本低廉且对环境友好,在不利用贵金属的条件下能够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活性,氨产率可达~15μg h‑1mg‑1cat,法拉第效率可达~2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催化氮还原电极材料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催化合成氨的主族金属Bi与金属硫化物MoS2复合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氨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化肥、纺织、制药、塑料等领域,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之一,多于八成的氨被用于制作化肥。由于N≡N的偶极矩和极高的键能(940.95kJ mol-1),它在化学上是惰性的,阻碍了固氮过程的进行。
自然界中,生物N2固定作用是在温和条件下通过固氮酶进行的。然而效率很低,不能用于实际生产。工业上主要依赖Haber-Bosch法在铁基催化剂的存在下,利用N2和H2高温(400–500℃)高压(200–250bar)合成氨。这种方法不仅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全球1–3%能量消耗),还会产生大量的CO2气体(每吨NH3产生1.5吨CO2)。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可取代传统Haber-Bosch法的工艺。
到目前为止,为了促进人工氮固定,在光催化、电催化和生物策略方面,研究人员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使用非均相催化剂依靠可再生太阳能和风能室温下以N2和H2O产NH3的电化学还原工艺具有巨大的潜力。
在电催化氮还原过程中存在竞争性析氢反应,活性位点更容易吸附质子而不是N2,使得大部分催化剂法拉第效率很低(例如Pt基、Rh基、Ru基等)。极低的选择性不足以满足大规模产氨的需要,因此尝试新的电极材料,提高催化性能是热点问题。此外,CN112275298A公开了一种硫化铋复合钽铌酸钾催化剂及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具有光催化和压电催化固氮性能。并且在光催化固氮的同时实现了超声振动下将N2转化成NH3。CN109908887A公开了一种微氧化导电炭黑担载纳米金属铋催化剂及其应用,具有电催化合成氨性能。首次发现碱金属离子可以作为助催化剂引入到电催化合成氨反应体系中,提高了金属铋催化剂在电催化合成氨反应中的选择性和活性。CN112121827A公开了一种高效电催化合成氨FeSe2/MoSe2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体积比因而具有不同于体材料的优异性能。然而,现有的方法均需要复杂的处理过程。
由于Bi析氢性能较差且在光催化氮还原中有着广泛应用,加上MoS2的性能稳定,能作为稳定的基底且已被证实有NRR活性,二者的协同作用能够促进 NRR的发展。关于二硫化钼和铋的复合材料也有专利文件报道,例如: CN110247038A公开了一种双组分金属硫化物/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是由Bi2S3纳米粒子和MoS2纳米片复合,并均匀地负载在石墨烯上所构成。CN106311283A公开了一种p-n异质结BiVO4/MoS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然而,上述复合材料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或者光催化领域,对于电催化合成氨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65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扫地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多角度吹风的工业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