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内窥镜光学性能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7803.4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4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周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赵泽夏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内窥镜 光学 性能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内窥镜光学性能检测装置,包括:角度调节组件、镜体固定组件、色卡固定座;所述色卡固定座上具有一安装色卡的色卡安装面,所述镜体固定组件位于所述色卡固定座相对所述色卡安装面一侧并用于安装待检测镜体,所述角度调节组件的活动端与所述镜体固定组件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镜体固定组件偏转设定角度,使所述镜体固定组件上待检测镜体的镜头端面平行于所述色卡安装面,所述色卡固定座能够在三维方向上移动。本发明通过角度调节组件驱动固定有待检测镜体的镜体固定组件旋转,从而实现任何镜体的端面均能与色卡平行相对,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三轴位移组件用于驱动色卡在三维方向上移动,切换不同的检测项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内窥镜光学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通过内窥镜看到的胃,内窥镜可以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最初的内窥镜是用硬质管做成的,发明于100多年前。虽然它们逐渐有所改进,但仍然未能被广泛使用。后来,在20世纪50年代内窥镜用软质管制作,因而能在人体内的拐角处轻易地弯曲。
今天的内窥镜通常有两个玻璃纤维管,光通过其中之一进入体内,医生通过另一个管或通过一个摄像机来进行观察,有些内窥镜甚至还有微型集成电路传感器,将所观察到的信息反馈给计算机。现有的内窥镜在进行光学检测的时候,内窥镜的镜头端面的角度各不相同,无法保证镜头端面与色卡保持平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医用内窥镜光学性能检测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克服现有医用内窥镜光学性能检测装置不易调节内窥镜的问题,提供一种医用内窥镜光学性能检测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内窥镜光学性能检测装置,包括:角度调节组件、镜体固定组件、色卡固定座;所述色卡固定座上具有一安装色卡的色卡安装面,所述镜体固定组件位于所述色卡固定座相对所述色卡安装面一侧并用于安装待检测镜体,所述角度调节组件的活动端与所述镜体固定组件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镜体固定组件偏转设定角度,使所述镜体固定组件上待检测镜体的镜头端面平行于所述色卡安装面,所述色卡固定座能够在三维方向上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镜体固定组件在第一平面内偏转,所述色卡安装面位于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二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承载件以及转动驱动件,所述镜体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承载件上,所述转动驱动件的活动端与所述承载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所述镜体固定组件在第一平面内偏转。
进一步的,所述镜体固定组件包括镜体支撑件以及锁紧机构,所述镜体支撑件上具有一固定面,所述锁紧机构用于将待固定的镜体紧密抵接于所述固定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三轴位移组件,所述色卡固定座固定在所述三轴位移组件上,所述三轴位移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色卡固定座在三维方向上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座,所述承载件一端延伸形成与所述固定座铰接的第一铰接端,所述转动驱动件的活动端与所述承载件另一端铰接,驱动所述承载件以所述第一铰接端为轴转动设定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驱动件包括一连接杆以及位移件,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位移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承载件铰接,所述位移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内壁上,并可在所述固定座的内壁上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内壁上开设有一滑动槽,所述位移件嵌设在所述滑动槽内,并在所述滑动槽内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位移件包括丝杆以及螺母,所述丝杆活动穿设于所述固定座,所述螺母套设于所述丝杆位于所述固定座内部的部分上并嵌设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螺母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78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