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8154.X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6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姜鸿;王德平;刘元治;李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26 | 分类号: | B60L58/26;B60L58/27;B60L58/33;B60L58/34;B60K11/04;H01M8/04029;H01M8/04223;H01M8/04225;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3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汽车 整车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其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动力电机热管理回路,包括能够依次连通的第一水泵、充电机、直流变压器、动力电机逆变器、动力电机本体和第一散热器;动力电池热管理回路,包括能够依次连通的第二水泵、第二散热器、第三散热器和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热管理回路,包括能够依次连通的第四水泵、燃料电池和第六散热器;动力电机热管理回路能够与燃料电池热管理回路进行热交换以使得动力电机热管理回路对燃料电池进行预热;动力电池热管理回路能够与燃料电池热管理回路进行热交换以使得燃料电池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本发明能够避免能量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燃料电池系统的功率响应慢,无法单独满足电动汽车驱动的需求,因此,现有技术中,燃料电池汽车必须与动力电池进行配合,才能满足电动汽车驱动性能的要求。
但是,现有技术中,装载有燃料电池和动力电池的汽车中,燃料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和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各自独立,能量利用不合理,造成能量浪费,进而导致续航里程缩短。
因此,亟需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料电池汽车的能量利用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如上构思,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
动力电机热管理回路,包括能够依次连通的第一水泵、充电机、直流变压器、动力电机逆变器、动力电机本体和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水泵能够驱动所述动力电机热管理回路内的冷却液流动并与所述第一散热器、所述动力电机本体、所述动力电机逆变器、所述直流变压器和所述充电机交换热量;
动力电池热管理回路,包括能够依次连通的第二水泵、第二散热器、第三散热器和动力电池,所述第二水泵能够驱动所述动力电池热管理回路内的冷却液流动并与所述第三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器和所述动力电池交换热量;
燃料电池热管理回路,包括能够依次连通的第四水泵、燃料电池和第六散热器,所述第四水泵能够驱动所述燃料电池热管理回路内的冷却液流动并与所述燃料电池和所述第六散热器交换热量;
所述动力电机热管理回路能够与所述燃料电池热管理回路进行热交换以使得所述动力电机热管理回路对所述燃料电池进行预热;所述动力电池热管理回路能够与所述燃料电池热管理回路进行热交换以使得所述燃料电池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
可选地,所述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乘员舱热管理回路,所述乘员舱热管理回路包括乘员舱加热回路和乘员舱冷却回路,所述乘员舱加热回路用于对乘员舱进行加热,所述乘员舱冷却回路用于对所述乘员舱进行冷却。
可选地,所述乘员舱加热回路包括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散热器、第四散热器和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能够对所述乘员舱加热回路内的冷却液进行加热,所述第三水泵能够驱动所述乘员舱加热回路内的冷却液流动并与所述第三散热器和所述第四散热器交换热量。
可选地,所述乘员舱冷却回路包括空调压缩机总成、所述第二散热器和第五散热器,所述空调压缩机总成能够压缩并冷却所述乘员舱冷却回路内的冷凝剂并驱动所述冷凝剂流动,所述冷凝剂能够与所述第二散热器和所述第五散热器交换热量。
可选地,所述动力电机热管理回路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动力电机热管理回路内的冷却液流出被冷却总成后的温度。
可选地,所述动力电机热管理回路还包括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设于所述第一散热器上,用于加速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散热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81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