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液体的低散射可重构缝隙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8217.1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9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鲲;邹余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21/06 | 分类号: | H01Q21/06;H01Q21/00;H01Q1/36;H01Q17/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苏一帜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液体 散射 可重构 缝隙 天线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液体的低散射可重构缝隙天线,涉及雷达探测技术领域。具体的,介质基板正面为缝隙天线阵,介质基板背面为馈电网络,缝隙天线阵表面周期排布块状形水基吸波体,上层容器与缝隙天线阵上表面排布的水基吸波体保持一致,二者构成密闭结构;水层则填充在该密闭结构中,天线后为金属背板。本发明通过将缝隙阵列天线与水基吸波体结合起来,利用水的高损耗、流动性,构建了基于液体的低散射可重构天线,并实现良好阻抗匹配,在保证缝隙阵列天线辐射性能的前提下,达到天线低散射、RCS可重构性能。本发明以水的色散特性为研究基础,通过对水的抽入与抽出,获得天线的低散射、RCS可重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液体的低散射可重构缝隙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探测技术及隐身技术的发展,平台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缩减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平台上的天线系统的RCS缩减已成为制约平台隐身的瓶颈。相比于平台自身,通过改变自身形状、表面贴装吸波材料,可显著改善平台自身的散射特性,天线作为一种特殊散射体,在缩减RCS的同时,还必须满足其辐射性能要求。
近年来人工超材料被应用于天线的RCS缩减中,比如带通型频率选择吸波体作为天线罩,可以让天线带内的电磁波辐射出去,而让带外电磁波被吸收,从而实现了天线RCS缩减。但是这种方法很容易让天线罩发热,从而影响天线的工作性能。利用人工磁导体(AMC)的零反射相位特性,通过将AMC在天线周围适当的排布,利反射波相位差为180。,从而实现相消的目的。
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只能实现某一方向上的单站RCS缩减,会导致其他方向的RCS增加。而大部分天线的RCS缩减,尽管对于敌方探测实现隐身,但是对于己方探测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水的低散射可重构缝隙天线,单元结构的中间水层内部处处连通,从而构成高损耗谐振腔体,实现了基于液体的宽频段吸波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按照层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包括:上层容器(1)、缝隙天线阵(3)、介质基板(4)和金属背板(6),其中,在介质基板(4)的正面铺设有缝隙天线阵(3),在介质基板(4)的背面铺设有馈电网络(5);上层容器(1)背后开有槽型结构,开设出槽型结构呈矩阵排列,上层容器(1)与缝隙天线阵(3)安装并贴合,各个槽型结构与所贴合的缝隙天线阵(3)形成空腔;一个槽型结构与至少另一个相邻的槽型结构之间,开设有导流孔,以便于液体在一个槽型结构与至少另一个相邻的槽型结构之间流动,当液体注满所有的空腔后,在每个空腔中形成块状水,得到中间块状水层(2),且中间块状水层(2)中的所有的块状水都按照所述矩阵进行排列。中间水层(2)采用的液体材料为电磁参数满足Debye模型的纯水。
空腔的长和宽lw均为5mm,厚度hw为5mm,在所述矩阵中相邻的空腔之间间距为4mm。缝隙天线阵(3)的缝长l为33.2mm,宽度w为3mm,阵元间距d为30mm,缝隙天线阵(3)的工作频带接近3.1GHz。
下层基板(4)采用相对介电常数为4.3,损耗角正切为0.025的FR4介质材料。下层基板(4)的长度L为220mm,宽度W为110mm,厚度为1mm。上层容器(1)采用介电常数为2.67且损耗角正切为0.01的亚克力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水的低散射可重构缝隙天线,在介质基板正面为缝隙天线阵,介质基板背面为馈电网络,缝隙天线阵表面周期排布块状形水基吸波体,上层容器与缝隙天线阵上表面排布的水基吸波体保持一致,二者构成密闭结构;水层则填充在该密闭结构中,天线后为金属背板。本发明通过将缝隙阵列天线与水基吸波体结合起来,利用水的高损耗、流动性,构建了基于液体的低散射可重构天线,并实现良好阻抗匹配,在保证缝隙阵列天线辐射性能的前提下,达到天线低散射、RCS可重构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82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