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涂漆牢度高的铜漆包线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0967.2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3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蒋福南;史喜红;唐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泰和百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6;H01B13/16;H01B13/30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3311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漆 牢度 漆包线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漆包线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涂漆牢度高的铜漆包线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具体包括:拉丝、放线、退火、清洗、涂漆、烘焙固化、收线,本发明加工工艺通过多次拉丝、放线获得铜丝后进行退火,对退火后的铜进行打磨清洗,去除铜丝表面毛刺,增加表面粗糙度,有利于油漆的附着,通过多次涂漆两次加压,让油漆与铜丝表面粘结紧密、均匀,同时通过提高加压机内的温度,加快油漆表面干燥,最后经过烘焙固化使油漆更加稳固化,制备而成的铜漆包线涂漆层均匀、稳定、牢度高,不易脱落,耐击穿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漆包线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涂漆牢度高的铜漆包线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绕组线的一个主要品种,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组成,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但要生产出即符合标准要求,又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并不容易,它受原材料质量,工艺参数,生产设备,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各种漆包线的质量特性各不相同,但都具备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性能,热性能四大性能。漆包线是电磁线的一种,广泛应用于电机,电器,电工仪表,电信装置等电工产品及家用电器的绕组和元件。
漆包线的分类有多种,其中按其导体的材质不同,可分为铜线、铝线、铜包铝线等;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油性漆包线、聚酯漆包线、改性聚酯漆包线、聚氨酯漆包线等,其加工工艺简单,但是工序流程比较多,每个环节控制不当,将造成表面漆的粘结性不好、涂层不稳定,甚至脱落等现象,从而影响漆包线的生产质量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涂漆牢度高的铜漆包线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制备而成的铜漆包线涂漆层均匀、稳定、牢度高,不易脱落,绝缘性能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涂漆牢度高的铜漆包线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拉丝:选择铜材并进行多次拉丝后,得拉丝铜线;
S2.放线:将步骤S1中拉丝铜线过放线机进行放线,得铜丝;
S3.退火:将步骤S2中铜丝过退火炉进行退火处理;
S4.清洗:将步骤S3中退火处理的铜丝先过打磨机后,再进入装有热水的热水槽进行水洗,并擦拭干净;
S5.涂漆:将步骤S4中擦拭干净后的铜丝第一次过吸有油漆的毛毡涂漆后进入密闭加压机进行加压处理,然后第二次过吸有油漆的毛毡涂漆,再进入密闭加压机进行第二次加压处理,最后第三次过吸有油漆的毛毡涂漆,得半成品铜漆包线;
S6.烘焙固化:将步骤S5中半成品漆包线放入烘焙箱中烘焙并固化,冷却后,得成品铜漆包线;
S7.收线:将步骤S6中烘焙固化的铜漆包线过收线机,进行牵引收线,并储存。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铜材含铜量为99.96-99.99%。本技术方案中采用高纯度的铜材,导电性能好。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1中进行三次拉丝,拉丝前涂有润滑液,具体的,润滑油包括基础油5-10份、油性润滑剂2-3份、抗氧化剂0.3-0.5份、极压抗磨剂0.2-0.4份、乳化剂2-3份,其中,第一拉丝以每分钟600-700m的速度对铜线材进行拉伸至最终铜线直径的9-12倍,第二拉丝以每分钟600-700m的速度对铜线材进行拉伸至最终铜线直径的4-6倍,第三拉丝以每分钟800-1000m的速度对铜线材进行拉伸至最终铜线直径。
本技术方案中拉丝前涂上拉丝润滑油具有良好的润滑性、稳定性、防腐性和清洗性,可防止拉丝过程中铜被氧化、变色,同时可清洗掉细微铜末。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3中退火温度为500-600℃。本技术方案中退火有利于铜丝内部重新结晶,消除低应力,使铜丝变软,同时可以去除附在铜线表面的油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泰和百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泰和百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09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