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式椎间孔穿刺定位仪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1069.9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3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倪建娣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南通市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式椎间孔 穿刺 定位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手持式椎间孔穿刺定位仪,包括竖向臂和横向臂;竖向臂设有限位槽;竖向臂上设有滑块;滑块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通孔;横向臂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分为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下连接臂与竖向臂榫卯连接;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上均设有限位槽;位于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之间设有穿刺管;第二连接臂上设有水平仪;第二连接臂的右端上下贯穿设有第三通孔;第二连接臂的右下端前后两侧对称设有连接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临床应用该技术后,在统计分析各组穿刺时间、穿刺中X线透视曝光次数、手术时间、术后患者腰部疼痛的VAS评分、术后的复发率、腰5骶1高髂棘处理率等指标下,本发明具有明显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持式椎间孔穿刺定位仪。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临床中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除保守治疗外,微创介入脊柱内镜技术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镜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穿刺定位的准确性以及减压过程中的安全性。由于定位不准确和反复穿刺,不但可能造成手术意外,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而且反复穿刺时频繁的射线投照定位,会对患者和医生造成辐射伤害。如何准确定位穿刺,已经成为人们所关心和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现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式椎间孔穿刺定位仪。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手持式椎间孔穿刺定位仪,包括定位仪本体;
所述定位仪本体为L型结构,包括竖向臂和横向臂;
所述竖向臂的下半部左右两侧贯穿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竖向臂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竖向臂为手持部;
所述横向臂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分为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所述下连接臂与所述竖向臂榫卯连接;所述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的左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块;所述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的右端以及第二连接臂的左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块;所述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上均设有限位槽,包括第二限位槽和第三限位槽;位于所述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之间设有穿刺管;所述穿刺管包括设在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前后之间的挡块、连接两侧挡块且位于所述下连接臂顶部的连接杆以及设在连接杆中部且穿过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圆管;所述圆管的圆心处贯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臂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水平仪;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右端上下贯穿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右下端前后两侧对称设有连接块;两侧所述连接块上贯穿且相通设有第四通孔。
优选的,所述定位仪本体采用3D打印组装而成的;所述定位仪本体与椎间孔镜定位板配套使用。
优选的,所述竖向臂的长度小于所述横向臂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以及第三限位槽均为椭圆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设计新颖,结构合理,临床应用该技术后,在统计分析各组穿刺时间、穿刺中X线透视曝光次数、手术时间、术后患者腰部疼痛的VAS评分、术后的复发率、腰5骶1高髂棘处理率等指标下,本发明具有明显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手持式椎间孔穿刺定位仪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定位仪设计原理和穿刺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穿刺管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更为详细、完整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未经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10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