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BM隧道塌腔回填及超前管棚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1151.1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7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龙;郭震;魏飞;谭忠盛;任运仲;肖海晖;周振梁;杨刚;李珂;郑笑天;朱鹏程;李林峰;曾盼锋;刘彦章;周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新疆额尔齐斯河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87 | 分类号: | E21D9/087;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田磊 |
地址: | 30016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bm 隧道 回填 超前 施工 方法 | ||
1.一种TBM隧道塌腔回填及超前管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护盾(3)的盾尾处隧道外围地层中,用无声爆破炸药配合风镐人工对隧道进行扩挖,为后续钻机提供工作间;
S2:扩挖完钻机工作间后,在工作间内安装管棚钻机台架与管棚钻机,并通过拱架拼装器旋转悬臂梁(13),带动钻机旋转,完成洞室上部120°范围内的钻孔作业;
S3:使用安装好的管棚钻机,从护盾(3)尾部向前方塌腔施钻回填孔,并埋设回填管(25)和排气管(44),在塌腔预估范围内采用轻型混凝土分三次进行回填;采用管棚钻机从护盾(3)的尾部向前方塌腔施钻回填孔时,初始钻孔外倾角为30°,二次钻孔外倾角为45°,并采用轻型混凝土进行分三次回填;
S4:采用隔孔对管棚施工,并更换进行管棚施工对应的管棚钻机,更换安装管棚钻机后,通过钻头反复冲击岩体形成孔洞,继而安装导向管(52),在模具复核无误后,采用锚固剂对孔壁与岩体周围的间隙进行充填;
S5:导向管(52)与岩壁间充填物终凝后,采用管棚钻机进行安设管棚,管棚内设置小钢管和钢筋束作为补强,并采用锚固剂对管棚与导向管(52)之间的空隙进行封堵,待充填物达到终凝后,连接注浆设备对施工完成的管棚进行注浆;
S6:对施工完成的管棚注浆时,要遵循先稀后浓的原则,注浆施工时采用管内大循环施工工艺,孔口压入式注浆,利用排气管(44)进行洗孔、排气、回浆、射浆,注浆过程时刻观察冒浆、漏浆及注浆参数的情况,初次达到注浆结束标准后,根据屏浆原则进行跟管注浆,并再次达到注浆的结束标准,最终完成管棚注浆施工;所述屏浆的原则是将管棚填充满为止,闭浆30min后再次对管棚进行注浆,注浆采用稀浆进行灌注,再次达到注浆结束标准后注入双液浆进行封孔,并关闭注浆阀,完成跟管灌浆;对于冒浆、漏浆的现象,则根据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注的措施进行处理;注浆施工时由两端向拱顶施工,注浆施工分两序进行灌注,Ⅰ序孔全部灌注完成后灌注Ⅱ序孔,通过Ⅱ序孔的灌浆情况对管棚灌浆情况进行检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BM隧道塌腔回填及超前管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采用管棚钻机安设管棚,管棚布置是在顶拱120°范围内,材料选用热处理调质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BM隧道塌腔回填及超前管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在为管棚注浆时,管棚内设置的排气管(44)并兼做洗孔管、射浆管,当通过注浆管(45)注浆时,注浆压力增大且吃浆量较小,但排气管(44)无浆液流出时,通过排气管(44)进行压入式注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BM隧道塌腔回填及超前管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注浆过程若出现漏浆时,通过添加调节剂参量调节浆液配合比与凝结时间,浆液由稀到浓逐级变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BM隧道塌腔回填及超前管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管棚注浆时,浆液注入率大且若无外漏的情况时,采用分级升压或间歇升压法灌注,使灌浆压力与注入率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新疆额尔齐斯河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新疆额尔齐斯河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11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