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预测P2Y12受体拮抗剂抗血小板疗效的circRNA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521378.6 申请日: 2021-05-13
公开(公告)号: CN113186273B 公开(公告)日: 2023-02-21
发明(设计)人: 尹彤;邹宇婷;吴阳勋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主分类号: C12Q1/6883 分类号: C12Q1/6883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地址: 100853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预测 p2y12 受体 拮抗剂 血小板 疗效 circrna 检测 试剂盒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测P2Y12受体拮抗剂抗血小板疗效的circRNA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所述circRNA检测试剂盒包括检测血小板circFAM13B相对表达量的试剂;所述检测血小板circFAM13B相对表达量的试剂包括circFAM13B扩增引物、反转录反应试剂和荧光定量PCR反应试剂;所述circFAM13B扩增引物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单链DNA分子和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单链DNA分子组成。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可快速准确预测中国患者人群的P2Y12受体拮抗剂抗血小板反应性,为P2Y12受体拮抗剂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提供表观遗传学参考指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血小板circFAM13B作为标记物在制备预测P2Y12受体拮抗剂抗血小板疗效的产品中的应用,特别涉及检测血小板circFAM13B表达量的物质在制备P2Y12受体拮抗剂抗血小板疗效的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尽管过去十年ACS的死亡率已大大降低,且冠心病的年死亡率下降了34.4%,但经历复发事件的患者死亡风险仍较高。P2Y12受体拮抗剂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是目前公认的ACS标准治疗和预防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金标准。研究证实,P2Y12受体拮抗剂抗血小板反应性具有个体差异,造成P2Y12受体拮抗剂抗血小板反应性的个体差异因素包括疾病状态、合并用药及药物剂量,以及药物基因组学因素(CYP2C19基因多态性)。然而,已知的这些因素尚不足以解释血小板反应性的个体差异。因此,如何在临床预测P2Y12受体拮抗剂抗血小板反应性差异,实现ACS患者个性化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一直是心血管临床药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有必要探索新的生物标记物弥补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中基因型、表型和疾病之间关联性的缺失。

近年来,对血小板的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血小板中除了信使RNA(mRNA)外,还含有丰富的非编码RNA,尤其是小RNA(microRNA)和环状RNA(circRNA)。Sanger HL在1976年首次在病毒中发现circRNA。随后,针对circRNA的研究逐渐开展,近年来更是备受关注。研究发现,血小板中富含circRNA,并主要以外显子环化的剪切形式产生并存在。由于circRNA比线性RNA更稳定,且circRNA的闭环末端结构可以保护其免受核酸外切酶的降解,因此其具有作为临床生物标记物的潜力。已有研究发现,circRNA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均有相关性。但是,血小板circRNAs与血小板反应性以及在血小板中的调控机制尚不知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血小板源性circFAM13B作为标记物在预测P2Y12受体拮抗剂抗血小板疗效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了检测血小板circFAM13B表达量的物质在如下(a1)-(a4)中任一种中的应用:

(a1)预测P2Y12受体拮抗剂抗血小板治疗疗效;

(a2)制备预测P2Y12受体拮抗剂抗血小板治疗疗效的产品;

(a3)预测P2Y12受体拮抗剂抗血小板反应性;

(a4)制备预测P2Y12受体拮抗剂抗血小板反应性的产品。

上述应用中,所述P2Y12受体拮抗剂为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

上述应用中,所述检测血小板circFAM13B表达量的物质包括检测血小板circFAM13B相对表达量的试剂和/或仪器;

所述检测血小板circFAM13B相对表达量的试剂具体包括circFAM13B扩增引物、反转录反应试剂和荧光定量PCR反应试剂。

进一步的,所述circFAM13B扩增引物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单链DNA分子和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单链DNA分子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13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