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WO3 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1648.3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7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林保平;朱思艳;孙莹;张雪勤;杨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17/34 | 分类号: | C03C17/3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曹坤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溶胶 凝胶 法制 w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WO3/SiO2复合薄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功能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选用钨粉和过氧化氢制备WO3前驱体溶液,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以乙醇为溶剂,以PEG600为孔形成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纳米孔结构的WO3/SiO2复合薄膜,并在空气氛围下通过高温焙烧得到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具有较大的光调制范围和透明度,制备方法简单、价格低廉,在电致变色智能窗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复合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WO3/SiO2复合薄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EC)智能窗是一种具有强吸引力的、可替代传统窗户的一种新型智能窗户,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只需极少的电能就可以控制玻璃的明暗,不需要像百叶窗和窗帘那样妨碍能见度,灵巧又节能。同时还能控制阳光的透过率,监测室内的温度和照明,减少空调等电器的运行成本,在恒定条件下,它的能量消耗几乎为零。这种电致变色装置可以和智能家居系统连用,通过传感器控制,这样即便在没有人的时候,也可以自动控制它们,具有非常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这种窗户的核心是电致变色层。对于电致变色层材料来说,主要分为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两种,无机电致变色材料的化学稳定性会高于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常见的无机电致变色材料有WO3、MoO3、TiO2、Nb2O5、NiO、IrOx、V2O5、Co2O3等,但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存在着着色效率低、光调制范围小等缺点,限制了它的长远发展。
WO3作为无机电致变色材料的代表材料,具有较为优秀的电致变色性能,但其光调制范围小,循环稳定性差,需要通过特定的手段来改善这些缺点。常见的改性手段有掺杂、结构设计和与其它材料复合等方式。其中不同材料之间复合往往能够弥补单一材料的缺点,放大材料的优点,使样品的性能更好,常见的复合材料有TiO2、PANI、MoO3等,SiO2具有耐高温、耐化学腐蚀,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更有研究表明适量掺杂二氧化硅可以提高透光性和循环稳定性、在气致变色、催化等领域都有较为宽泛的应用,但其在电致变色的领域较少。而构建纳米孔结构这种结构设计可以使离子的传输更加通畅,从而能够提高样品的性能,通过添加非表面活性剂,经过高温烧结就会达到这样的效果。
对于薄膜来说,制备技术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薄膜的晶体结构、形貌和性能。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见的成膜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所制备的薄膜也是透明状态的,因此,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具有孔结构的复合薄膜,不仅可以提高薄膜的性能,更有商业化生产的潜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较大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WO3/SiO2复合薄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制备的WO3/SiO2电致变色复合薄膜,制备方法简单,价格低廉,电致变色性能良好。在电致变色智能窗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WO3/SiO2复合薄膜,所述复合薄膜的采用钨粉和过氧化氢制备WO3前驱体溶液,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乙醇为溶剂,PEG600为孔形成剂,在空气氛围下通过高温焙烧得到具有纳米孔结构的WO3/SiO2复合薄膜。
进一步的,一种基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WO3/SiO2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16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