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止咳化痰功效的化橘红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2400.9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8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勇;焦春伟;谢意珍;郑娇吉;梁慧嘉;李娟;陈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南粤药业有限公司;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0 | 分类号: | A23L33/10;A23L33/105;A23P10/22;A61K36/752;A61P11/14;A61P11/10;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程长文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止咳 化痰 功效 橘红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功能食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止咳化痰功效的化橘红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原料组成按重量份计,包括:化橘红提取物10‑30份,蛹虫草提取物10‑30份,菊花粉0‑40份,百香果粉0‑40份,金桔粉0‑30份,柠檬果汁粉0‑40份,天然薄荷脑0.1‑0.6份。本发明组合物的复配基于网络药理学对化橘红治疗咳嗽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组分复配科学合理,所得组合物止咳化痰效果明显。且可进一步通过组分合理搭配,改善组合物口味,提升消费者的依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止咳化痰功效的化橘红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咽痛、嗓子哑、呼吸困难、喘鸣等,其中咳嗽、咳痰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是多数慢阻肺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随着咳嗽、咳痰的加重,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肺部疾病会随之而来。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抑制咳嗽、缓解肺部炎症,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化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为广东特产药材,以广东化州地区产者为上品,辛香味最为醇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化橘红辛、苦、温、归肺、脾经,具理气宽中、燥湿消痰功能,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化橘红主要活性成分柚皮苷对生理状态下的实验性咳嗽、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神经源性炎症诱发的咳嗽均具有镇咳作用,并能显著改善痰液黏稠、咳痰困难等症状。化橘红多糖对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疗效良好。
蛹虫草又名蛹草菌、北虫草,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虫草素是蛹虫草重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抑菌、抗炎、抗肿瘤、调节免疫力等作用;蛹虫草多糖具有明显抗炎作用,对细胞免疫没有明显的影响。
目前止咳药的主流是中枢镇咳,比如磷酸可待因,但是有很多副作用,国家规定18岁以下禁用。市场上尚无既能止咳又能化痰的药物;止咳化痰食品中,产品同质化严重,配方雷同,缺乏科学组方依据,组方多为川贝母、枇杷叶、化橘红、甘草、薄荷。
专利CN1775274A公开了一种新的止上咳化痰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化橘红10~40份、百部2~8份、茯苓2~5份、制半夏2~5份、白前2~8份、甘草0.5~3份、苦杏仁5~15份、五味子1~~3份。临床疗效观察证实,该药物对于咳嗽尤其是风寒咳嗽具有显著的疗效,无任何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临床用药安全。专利CN102370875A公开了一种止咳化痰的泡腾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药物组合物为:化橘红、陈皮、法半夏、茯苓、款冬花、甘草、瓜蒌皮、紫菀、麦冬、知母、桔梗、地黄、石膏、苦杏仁(去皮炒)、紫苏子(炒)制得的浸膏与泡腾剂辅料组成。其适用于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咽干喉痒。
上述现有技术虽然都使用化橘红作为上咳化痰的药物组分,化橘红的止咳化痰作用非常显著,但使用不方便,剂量难以保证。且化橘红口味很苦,偏中药气味,导致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受限,对于消费者的依从性较差。另外,上述现有技术的组分复配并未揭示其咳化痰机制,组分复配科学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止咳化痰功效的化橘红组合物。本发明组合物的复配基于网络药理学对化橘红治疗咳嗽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组分复配科学合理,所得组合物止咳化痰效果明显。且可进一步通过组分合理搭配,改善组合物口味,提升消费者的依从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具有止咳化痰功效的化橘红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具有止咳化痰功效的化橘红组合物在功能性食品制备中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南粤药业有限公司;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南粤药业有限公司;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24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茶养肤精华油,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无缆井下直读压力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