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撑梁破碎系统及破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2542.5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4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曹银鸽;李志富;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重(上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1/00;B02C1/14;B02C23/02;B08B7/02;B30B9/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破碎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撑梁破碎系统及破碎方法,包括输送装置、压碎装置以及振打装置,输送装置包括上料输送设备和中段输送设备;压碎装置设置在上料输送设备的输送末端,压碎装置位于中段输送设备的输送起始端,上料输送设备用于将支撑梁输送入压碎装置内;振打装置设置在中段输送设备的输送末端,中段输送设备用于将支撑梁输送至振打装置的上方,中段输送设备上设置有允许混凝土块掉落的间隙,且中段输送设备不允许钢筋笼掉落。通过压碎装置和振打装置配合破碎支撑梁,中段输送设备将混凝土块和钢筋笼分离,提高了破碎系统对支撑梁的破碎效果,提高了混凝土块和钢筋笼的分离度,且机械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撑梁破碎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支撑梁破碎系统及破碎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经常会使用到支撑梁,现有的支撑梁大多为钢筋混凝土梁,由于钢筋混凝土梁一般采用钢筋捆扎作为内部支架,然后浇筑混凝土,凝结形成。当建筑物拆除时,混凝土梁由于其结构牢固,导致很难被普通的破拆设备进行破碎。
现有公开号为CN112324182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滚压式混凝土梁内钢筋破碎方法及设备,包括步骤1:滚压破碎;利用滚压装置将主钢筋间的混凝土块进行滚压破碎;步骤2:平压破碎;对步骤1滚压破碎后的物料,利用滚压装置平压装置进行平压,将滚压破碎的箍筋及混凝土块从主钢筋上压落,对主钢筋的表面进行清理;步骤3:箍筋滚剪;对步骤2平压破碎后的物料,利用滚剪装置沿主钢筋之间进行滚剪,将残留的箍筋剪断。
现有公开号为CN206838270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梁预破碎装置,其包括一工作台、一剪切装置、一压碎装置和一用于使钢筋混凝土梁移动的移动装置,该工作台上设置有一用于供该钢筋混凝土梁移动的轨道,该剪切装置和该压碎装置均固定于该工作台上,且该剪切装置和该压碎装置均置于该轨道的上方,该移动装置可移动地设置于该轨道的一端,该移动装置从该轨道的一端移动至该轨道的另一端。
发明人认为,现有技术中的破碎装置的破碎效果差,导致混凝土块与钢筋的分离度低,存在待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梁破碎系统及破碎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支撑梁破碎系统,包括输送装置、压碎装置以及振打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上料输送设备和中段输送设备;所述压碎装置设置在上料输送设备的输送末端,且所述压碎装置位于中段输送设备的输送起始端,所述上料输送设备用于将支撑梁输送入压碎装置内;所述振打装置设置在中段输送设备的输送末端,所述中段输送设备用于将支撑梁输送至振打装置的上方,所述中段输送设备上设置有允许混凝土块掉落的间隙,且所述中段输送设备不允许钢筋笼掉落。
优选地,所述压碎装置包括第一液压压力机和第二液压压力机,所述第一液压压力机压头的运动方向沿竖直方向,所述第二液压压力机压头的运动方向沿水平方向。
优选地,所述第一液压压力机和第二液压压力机二者的压头上均设置有破碎头。
优选地,所述振打装置包括底座和上下动板,所述上下动板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通过曲轮组驱动上下动板做上下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上料输送设备上设置有侧扶正组件,所述侧扶正组件包括第一油缸和传动轮,所述第一油缸的输出轴呈竖直设置,所述传动轮安装在第一油缸的输出轴上;所述侧扶正组件在上料输送设备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备有一组或多组。
优选地,所述中段输送设备包括中段安装架以及中段输送辊,所述中段输送辊的轴向垂直于中段输送设备的输送方向,所述中段输送辊在中段安装架上沿中段输送设备的输送方向间隔转动安装有多个,且任一相邻两所述中段输送辊之间的间隙均允许混凝土块掉落,任一相邻两所述中段输送辊之间的间隙均不允许钢筋笼掉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重(上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腾重(上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25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协同过滤的网络课程推荐算法
- 下一篇:车辆厢体侧板的粘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