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灌浆低回缩锚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2660.6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5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姚永湖;支燕武;吴承远;周剑;黄弘生;宋顺心;罗盛敏;孙士鹏;田山坡;张广颂;吴昱;郑永红;刘华峰;李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桥厦工程管材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2 | 分类号: | E04C5/12;E04C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滕书华 |
地址: | 545112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浆 低回 缩锚索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灌浆低回缩锚索系统,包括锚具、索体和热缩套,所述锚具包含张拉端锚具和固定端锚具,所述索体包括保护套、防腐油脂、钢绞线。索体一端安装有张拉端锚具,另一端可安装固定端锚具,也可安装张拉端锚具。所述张拉端锚具包含锚头、承力螺母和钢垫板。所述锚头的一端端面钻有第一内孔,所述索体的头部插入所述第一内孔并实行紧固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常规锚具回缩值过大和孔道灌浆不密实的问题,也避免了使用预应力钢棒张拉易断裂引发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锚索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免灌浆低回缩锚索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在短束预应力中主要采用的是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预应力钢棒和精轧螺纹钢,存在的缺陷是预应力钢棒由于自身结构的原因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使用过程中易断筋并且修复极其困难;精轧螺纹钢强度低、回缩值大,影响桥梁的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预应力夹片式锚具存在张拉回缩量大,张拉后灌浆不密实的问题,影响预应力筋的使用寿命;预应力筋夹片式低回缩锚具采用二次张拉施工工艺,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灌浆低回缩锚索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灌浆低回缩锚索系统,包括锚具和索体、热缩套,所述锚具包含张拉端锚具和固定端锚具,所述由保护套、防腐油脂、钢绞线组成,索体的一端安装有张拉端锚具,另一端可安装固定端锚具,也可安装张拉端锚具。所述张拉端锚具包含锚头、承力螺母和钢垫板。所述锚头的一端端面钻有第一内孔,所述索体的头部插入所述第一内孔并实行紧固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索体包含钢绞线、防腐油脂和保护套,所述钢绞线和保护套之间填充有防腐油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拉端锚具包括锚头、钢垫板和承力螺母,所述锚头的一端端面钻有第一内孔,所述索体的头部插入所述第一内孔实行紧固连接,另一端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钢垫板上设有第二内孔,所述锚头的外螺纹段穿过所述第二内孔,所述承力螺母与所述锚头的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承力螺母紧贴在所述钢垫板的端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垫板位于所述承力螺母与所述索体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内孔的孔口设有倒角,所述倒角靠近所述锚头的第一内孔,所述第二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锚头的外径,所述承力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内孔的孔径,所述第二内孔为通孔,所述第一内孔为盲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索体的外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锚头与所述索体的连接处设有热缩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索体可以是单根钢绞线也可以是多根钢绞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采用常规锚具回缩值过大和孔道灌浆不密实造成的质量问题,也避免了使用预应力钢棒张拉易断裂引发的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免灌浆低回缩锚索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免灌浆低回缩锚索系统张拉端锚具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免灌浆低回缩锚索系统安装完热缩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免灌浆低回缩锚索系统,包括张拉端锚具1、热缩套2和索体3,所述锚具1的一端为含张拉端锚具,另一端可为张拉端锚具也可为固定端锚具,所述张拉端锚具11包含锚头11-1、承力螺母11-2和钢垫板11-3。所述锚头11-1所述锚头的一端端面设置第一内孔,所述索体3的头部插入所述第一内孔并实行紧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桥厦工程管材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桥厦工程管材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26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