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深厚软土基坑坑底进行工程桩施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3463.6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9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吴良斌;张宇明;郑宇;柯伟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珠海工程勘察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何承鑫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厚 基坑 进行 工程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节约成本、施工方便、且有效保证工程桩的稳定和安全的在深厚软土基坑坑底进行工程桩施工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基坑支护施工;b.开挖基坑至基坑底板底标高,在基坑的底板底标高继续向下再挖掘一个深度,随即在再次开挖的深度内铺设一层素土层并压实,此时,素土层的上表面与基坑底板底标高相平齐;c.再在素土层上进行工程桩施工。本发明应用于在基坑内进行工程桩施工的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在基坑内进行工程桩施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深厚软土基坑坑底进行工程桩施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沿海地带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沿海地带分布有滨海相、三角洲相、内陆相等软土层。其软土层具有厚度大、粘土颗粒小、孔隙比大、含水量高、压缩性大、灵敏性高等特点,呈饱和、软-流塑状态。为了有效利用空间,目前很多建筑物都设置有不同层数的地下室,很多地下室底板处于深厚软土地层中。如图1所示,其中A为填土层,B为软土层,C为非软土崁固层,D为支护装置,H为打桩机。现有技术中,建筑物的工程桩均在铺设了一层填土层的自然地坪上施工,同步或稍微滞后一点施工基坑支护工程,然后进行基坑开挖和地下室施工。在开挖基坑土方过程中,由于地下室底板处于深厚软-流塑状态软土地层中,工程桩缺乏稳定性良好的土层保护,经常会出现如下工程问题:
①桩顶标高处于地下室底板底承台下,施工工程桩会产生空桩及回填空桩而造成的不必要的费用;
②桩顶往往处于软土中,工程桩在送桩时桩顶由于软土不能形成有效的固定作用,致使工程桩容易产生偏移,造成桩位不准;
③在坑底内当施工的工程桩数量逐渐增多时,由于软土呈高压缩性容易被不断打入的工程桩挤压流动,从而挤压到先打入基坑内附近位置的工程桩,先打入的工程桩由于缺乏良好土层有效的固定容易产生偏移甚至是断桩;
④开挖地下室基坑土方时,由于作业面与基坑底存在高度差而产生压力差,加上挖机和装土车辆本身的荷载和作业时产生的动荷载,都将作用于开挖形成的基坑底,而基坑底存在深厚软土在以上荷载作用下更容易产生流动,从而将处于基坑底的工程桩挤偏甚至是挤断;
⑤若基坑土方开挖后出现工程桩被软土挤偏挤断现象,由于基坑底存在深厚软土,对工程桩的补救非常困难;
⑥基坑土方开挖后,由于基坑底部存在深厚软土,软土在基坑底部难于对基坑支护结构形成有效的基坑底部支撑作用,基坑支护结构容易产生滑移、翘脚隆起甚至是坍塌等事故。
由此可见,在深厚软土且设计有地下室的工程,先打桩再开挖地下室基坑土方的施工方式容易产生很多难以补救的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而且工程造价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节约成本、施工方便、且有效保证工程桩的稳定和安全的在深厚软土基坑坑底进行工程桩施工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基坑支护施工;
b.开挖基坑至基坑底板底标高,在基坑的底板底标高继续向下再挖掘一个深度,随即在再次开挖的深度内铺设一层素土层并压实,此时,素土层的上表面与基坑底板底标高相平齐;
c.再在素土层上进行工程桩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珠海工程勘察院,未经广东省珠海工程勘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34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