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脂松脂原料林培育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3931.X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3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邱米;陆顺忠;郭飞;黎贵卿;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龙远宁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产 松脂 原料 培育 技术 | ||
本发明涉及松树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产脂松脂原料林培育技术。本发明围绕松树脂用林提质经营与增效采脂角度出发,针对脂用林增效经营方面的问题,开展了脂用林密度调控和配方施肥等技术研究,限制了松脂原料林的施肥方法以及采脂林种植密度,形成了高产脂松脂原料林培育技术、有效解决了脂用林经营管护粗放、松脂单位面积产量少、松脂采集效率低等问题,形成了高产脂松脂原料林培育技术。按照本发明的方案进行实施后,脂用林配方施肥产脂量提高9%以上,积极促进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松树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产脂松脂原料林培育技术。
背景技术
松脂是一种天然树脂,是松属树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理代谢产物,是一种含油天然树脂,是无色、透明的黏性液体。聚集于松树的树脂道中,具有松树的香气和苦味。其主要成分是:树脂酸、脂肪酸、不皂化物。
松脂是重要的人工林非木质林产资源,我国是松脂原料林经营及产品加工大国,但目前国内外松脂采集及加工产业普遍存在原料林经营不规范、产量和品质不稳定,松脂采集及生产加工技术落后、水耗量大、废水得不到有效控制等问题,亟需进行松脂原料林增产提质经营以及松脂减排减损加工利用相关的研究工作。实现松脂资源的高效综合加工与利用。
目前,需要寻找一种能够有效解决脂用林经营管护粗放、松脂单位面积产量少、松脂采集效率低的高产脂松脂原料林培育技术,以积极促进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产脂松脂原料林培育技术,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产脂松脂原料林培育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施肥方法:
①将松树分为未采脂林和采脂林,其中未采脂林又细分幼林、中龄林、近熟林;
②针对幼林:施肥时间为第一次在3~5月进行,第二次在7~8月进行,施肥方法为每年施肥前对林地进行松土、除草,采用环形沟施肥方法,沿树冠外缘滴水线处环状开沟,施肥沟长随树苗生长逐年增加,施肥后及时盖土压实,配方施肥采用总养分25%~40%的复混肥,其中要求养分P>K>N,并且其中各养份含量为:P:10~16%、N:7~11%、K:8~13;,并适当添加铁、硼等微量元素;复混肥施用量为0.5kg/株;
③针对中龄林、近熟林:配方施肥采用总养分45~60%的复混肥,施用量为0.5kg/株;
④针对采脂林:配方施肥采用总养分45~60%的复混肥,施用量为2kg/株;
(2)采脂林密度控制:采脂林密度控制在70株/亩~80株/亩的保留密度采脂。
进一步的,所述幼林,是≤5年的林分。
进一步的,所述中龄林,是指6-10年的林分。
进一步的,所述近熟林,是11-15年的林分。
进一步的,所述松树,是马尾松。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针对幼林的施肥沟,其规格为长40cm~120cm,宽20cm,深20c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针对幼林的复混肥,其中铁、硼等微量元素的添加总量≤0.2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针对幼林的复混肥,其中各养份含量为:P:14%、N:10%、K:12%。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针对中龄林、近熟林、采脂林的复混肥其养份含量为:P:30%、N:15%、K: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39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