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动面密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4248.8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7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孝平;丁德甲;尚允坤;汪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成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市大成真空技术有限公司;东莞市大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6 | 分类号: | G01N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姜艳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密度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面密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分度传动机构和气动驱动机构,检测机构包括检测部件和转盘,转盘可转动的安装在检测部件上,转盘上具有多个安装位,安装位用于放置标准片;气动驱动机构通过分度传动机构与转盘连接,气动驱动机构通过分度传动机构驱动转盘间歇转动。由于采用气动驱动机构作为驱动源,气动式结构不会受到高压电源的电磁干扰,具有更高的输出精度;并且,气动驱动机构通过分度传动机构驱动转盘转动,分度传动机构中传动输入端每转动一圈带动传动输出端转动相同的预设角度,使得气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转盘每次转动相同的角度,进而能够保证标准片的每次测量点都在同一个点上,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面密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极片的面密度与锂电池的性能密切相关,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极片的面密度进行检测,以判断极片状态;因此极片面密度检测设备的可靠性,就显得极为重要。测量原理是以一定量的射线穿透极片,从射线穿透极片后的损失量来判断极片的面密度。而激发射线需要高压电源,高压电源存在会对周围的电气元件产生电磁干扰的风险。极片面密度检测设备在标定及校验或校验过程中,都需要对不同的标准片进行测量,或者对同一标准片重复侧测量,且每次都是只对标准片上一点进行测量,但同一标准片上的不同点之间的面密度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在自动测量时,需要保证每个标准片的每次测量点都是同一点。
但现有技术中的面密度检测装置,通过电机控制转盘的转动角度,电机受高压电源的电磁干扰,驱动精度难以保证,并且电机自身的误差及长时间的累计误差,将导致每个标准片每次测量点不同,进而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动面密度检测装置,用于解决高压电源电磁干扰,导致标准片的每次测量点不在同一点影响检测准确性的问题。
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气动面密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分度传动机构和气动驱动机构: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部件和转盘,所述转盘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检测部件上,所述转盘上具有多个安装位,所述安装位用于放置标准片;
所述气动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分度传动机构与所述转盘连接,所述气动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分度传动机构驱动所述转盘间歇转动。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分度传动机构为单向分度传动机构。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分度传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单向传动组件、分度组件、第二单向传动组件,所述第一单向传动组件与所述气动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单向传动组件与所述转盘连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向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一转轴和第一单向轴承,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第一单向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气动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单向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齿轮、第二转轴和第二单向轴承,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单向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转盘连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轴肩和第二轴肩,所述第二轴肩的轴径大于所述第一轴肩的轴径,所述第一单向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轴肩上,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单向轴承上,所述第二轴肩用于限位所述第一单向轴承。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向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普通轴承和第一盖板,所述第一普通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的端部;所述第一盖板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一盖板安装在所述第一齿轮远离所述第二轴肩的轴向面上,所述第一盖板用于将所述第一单向轴承密封在所述第一齿轮内。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三轴肩和第四轴肩,所述第二单向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三轴肩上,所述第四轴肩的轴径大于所述第三轴肩的轴径,所述第四轴肩用于限位所述第二单向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成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市大成真空技术有限公司;东莞市大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成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市大成真空技术有限公司;东莞市大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42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