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施工数据自检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4398.9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9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红;侯芸;董元帅;闫旭亮;樊永伟;钱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咨公路养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 | 分类号: | G06F16/245;G06F16/28;G06N3/04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聂俊伟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数据 自检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施工数据自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施工场景下的所有施工数据,构建施工数据矩阵;
计算所述施工数据矩阵中各数据字段之间相关度,以获取签名矩阵;
所述相关度为皮尔逊相关系数,所述计算所述施工数据矩阵中各数据字段之间相关度,包括:
其中,X为数据字段x的记录数据,Y为数据字段y的记录数据,σX是X标准差,σY是Y标准差,cov(X,Y)为X和Y的协方差;
利用预先训练好的数据异常检测模型对所述签名矩阵进行特征提取,获取输出矩阵;
计算所述输出矩阵与所述签名矩阵之间的均方误差;
根据所述均方误差,确定所述施工场景下的所有施工数据的自检结果;
所述数据异常检测模型是基于编码解码框架构建的;所述编码解码框架包括编码层和解码层;
所述编码层包括卷积层L1、池化层L2、全连接层L3、全连接层L4和全连接层L5;所述卷积层L1的卷积核大小为3×3,输出通道为6,输入通道为1;所述池化层L2的卷积核大小为2×2;所述全连接层L3的输入维度为(n-2)/2取整,输出维度为64,n为所述施工数据矩阵中所录入的施工数据的字段数量;所述全连接层L4的输入维度为64,输出维度为32;所述全连接层L5的输入维度为32,输出维度为8;
相应地,所述解码层包括全连接层L6、全连接层L7和全连接层L8、卷积层L9和池化层L10;所述全连接层L6的输入维度为8,输出维度为32;所述全连接层L7的输入维度为32,输出维度为64;所述全连接层L8的输入维度为64,输出维度为(n-2)/2取整;所述卷积层L9的卷积核大小为2×2;所述池化层L10的卷积核大小为3×3,输出通道为6,输入通道为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数据自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预先训练好的数据异常检测模型对所述签名矩阵进行特征提取之前,还包括采用无监督学习的方式对预先构建的数据异常检测模型进行预训练;所述无监督学习的目标函数为:
其中,Si为签名矩阵样本,为输出矩阵样本,M为训练的迭代次数;Θ为所述数据异常检测模型的待训练参数,i为中间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数据自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输出矩阵与所述签名矩阵之间的均方误差,包括:
其中,为所述输出矩阵,Sa为所述签名矩阵,LossE为所述输出矩阵与所述签名矩阵之间的均方误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数据自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施工场景下的所有施工数据的自检结果之前,确定正常施工数据的误差均值作为参考值;所述根据所述均方误差,确定所述施工场景下的所有施工数据的自检结果,包括:
在所述均方误差大于所述参考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自检结果为异常;
在所述均方误差不大于所述参考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自检结果为正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数据自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用无监督学习的方式对预先构建的数据异常检测模型进行预训练之后,还包括:
构建验证数据集,所述验证数据集是由自回归系统产生的正常验证数据和对部分正常验证数据进行修改后的异常数据组成的;
利用所述验证数据集,确定预训练后的所述数据异常检测模型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根据所述查准率和查全率,确定预训练后的所述数据异常检测模型的可信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咨公路养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咨公路养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439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