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层冲击危险性智能化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4497.7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8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科学;朱俊傲;杨海江;何满潮;亢磊;王晓玲;李首滨;张瑞新;尹尚先;孙健东;李东;王炯;陶志刚;任怀伟;庞义辉;李旭;高文蛟;程志恒;杨正凯;赵启峰;许雯;马振乾;李海涛;王琦;杨军;王亚军;吴永伟;闫星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G06Q10/06;G06Q50/02;G06Q50/26;G06F30/27;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刘素霞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p 神经网络 煤层 冲击 危险性 智能化 评价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层冲击危险性智能化评价方法,包括:确定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的输入层、输出层的神经元数目;根据输入层、输出层的神经元数目,基于预设神经元模型,确定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的隐含层的神经元数目的取值范围;根据隐含层的神经元数目的不同取值,对应构建多个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基于多个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根据获取的煤层冲击危险性的样本数据,得到对应的多个样本输出结果;将多个样本输出结果分别与基于综合指数方法的输出结果分别进行对比,确定最佳的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以对煤层冲击危险性进行智能化评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全预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层冲击危险性智能化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煤炭需求的不断增加,煤矿的开采深度也随之加深,从而伴随着冲击地压事故频繁发生,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煤矿井下安全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近30年来,我国冲击地压矿井数量从1985年的32个迅速增加到2020年的133个,特别是近两年就相继发生了“龙郓10.20”、“龙家堡6.9”、“唐山8.2”、“山东新巨龙2.22”,“龙堌煤矿”等5起重大冲击地压事故。因此,为减少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对矿井煤层的冲击危险性进行研究与评价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层冲击危险性智能化评价方法,以解决或缓解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层冲击危险性智能化评价方法,包括:步骤S101、确定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的输入层、输出层的神经元数目;步骤S102、根据输入层、输出层的神经元数目,基于预设神经元模型,确定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的隐含层的神经元数目的取值范围;步骤S103、根据隐含层的神经元数目的不同取值,对应构建多个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步骤S104、基于多个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根据获取的煤层冲击危险性的样本数据,得到对应的多个样本输出结果;步骤S105、将多个样本输出结果分别与基于综合指数方法的输出结果分别进行对比,确定最佳的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以对煤层冲击危险性进行智能化评价。
优选的,在步骤S101中,确定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的输入层的神经元数目为煤层冲击危险性的不同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的数目;确定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的输出层的神经元数目为1。
优选的,在步骤S102中,预设神经元模型为:
其中,h表示隐含层神经元数目,m表示输入层神经元数目,n表示输出层神经元数目,h、m、n、a均为正整数,a∈[1,10]。
优选的,在步骤S103中,根据获取的煤层冲击危险性的样本数据,对每一个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分别进行训练,直至对应的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基于综合指数方法的输出结果一致,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的训练结束,得到多个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
优选的,在根据获取的煤层冲击危险性的样本数据,对每一个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分别进行训练,直至对应的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基于综合指数方法的输出结果一致,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的训练结束,得到多个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具体为:基于预设误差目标函数,根据获取的煤层冲击危险性的样本数据,对每一个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中隐含层神经元的输入输出层间的连接权重进行调整,直至对应的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基于综合指数方法的输出结果一致,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的训练结束,得到多个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未经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44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