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在制备MCR-1酶抑制剂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4966.5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9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锋;宋歌;邓旭明;周永林;冯海华;吕强华;邱家章;王琳;邓彦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05 | 分类号: | A61K31/05;A61K38/12;A61P3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周锦全 |
地址: | 13001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 制备 mcr 抑制剂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在制备MCR‑1酶抑制剂中的应用,通过棋盘法和时间‑杀菌曲线法验证去甲二氢愈创木酸能够恢复多粘菌素对MCR‑1大肠杆菌、肺炎克雷氏菌和沙门氏菌等革兰氏阴性肠杆菌的杀菌活性,通过建立小鼠全身感染模型证明去甲二氢愈创木酸联用多粘菌素对能够产生MCR‑1阳性菌造成的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去甲二氢愈创木可以与抗生素联用,增加对超级耐药菌使用药物的选择性,降低多黏菌素用量,恢复多粘菌素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敏感性有着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化合物去甲二氢愈创木酸的新用途,进一步讲,涉及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在制备MCR-1酶抑制剂中的医用用途,属于医学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细菌耐药性的问题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人体健康及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以产碳青霉烯酶的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所导致的病情较为严重,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以及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活性的新抗菌药物的缺乏,使临床上以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的失败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多粘菌素是抗生素治疗耐药菌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随着MCR-1的发现,抗生素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被冲破,耐多粘菌素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肠杆菌将面临无药可用的情况。目前尚无有效的MCR-1抑制剂的报道,因此,开发新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是一种从常青灌木中提取的天然产物,常被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风湿,增强机体免疫力,降血糖等多种医学功效,曾被广泛的用作医药和化妆品原料。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去甲二氢愈创木酸能够抑制乳腺癌、肝癌、肺癌、大肠癌及胶质瘤等多种肿瘤的发生。但截至目前国内外未见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在制备MCR-1抑制剂中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在制备MCR-1酶抑制剂中的医用用途,公开了去甲二氢愈创木酸能够抑制MCR-1酶的活性,恢复多粘菌素对MCR-1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革兰氏阴性肠杆菌的杀菌活性,并有效的降低了抗生素的耐用性。
本发明所述的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其分子式:C18H22O4,分子量:302.26;
本发明通过棋盘法最小抑菌浓度试验和时间-杀菌曲线法验证了去甲二氢愈创木酸能够抑制MCR-1酶的活性并恢复多粘菌素对MCR-1阳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并通过抗生素连续传代培养验证了去甲二氢愈创木酸能够降低抗生素的耐用性。试验所用肠杆菌主要包括MCR-1阳性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沙门氏菌。进一步通过大肠杆菌建立小鼠全身感染模型证明去甲二氢愈创木酸联用多粘菌素对能够产生MCR-1的肠杆菌造成的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
提供了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在制备MCR-1酶抑制剂中的新医用用途,公开了去甲二氢愈创木酸能够抑制MCR-1酶的活性,恢复多粘菌素对MCR-1肠杆菌的杀菌活性。体内实验中,去甲二氢愈创木酸联用多粘菌素对表达MCR-1的细菌性感染,尤其是MCR-1阳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广泛的医用用途。
附图说明
图1-3为本发明去甲二氢愈创木酸联合多粘菌素E对MCR-1阳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时间-杀菌曲线;
图4为本发明去甲二氢愈创木酸联合多粘菌素E对MCR-1阳性大肠杆菌的连续传代期间的时间-MIC倍数变化曲线;
图5为本发明去甲二氢愈创木酸联合多粘菌素E对大肠杆菌小鼠全身感染肝脏的菌落定植。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举例描述本发明,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所作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动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试验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49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